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七十五、大唐曙色

七十五、大唐曙色(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楊廣哪樣不曾做過?而楊廣乾的壞事,比如“殺兄逼父”“淫人妻女”“大興土木”“誅殺功臣”,李世民何曾落下哪件?可以說,李世民就是楊廣的翻版。他們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死於非命,一個卻笑到了最後。或者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李世民失敗了,就是楊廣;而楊廣成功了,就是李世民。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書中的隋煬帝和唐太宗都不是真實的,至少不是完全真實的。如果說楊廣是被人工炮製出來的無道昏君,那麼李世民就是被特意包裝出來一代聖主。雖然他們都不是什麼好人,但無可否認,他們都是在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君主。只是長期以來,在我們的文獻記載中,在各種各樣的稗官野史和民間傳說中,楊廣被抹得太黑了,而李世民則被洗得太白了。

從太原起兵到誅滅鄭夏,這一艱難而又充滿風險的開創大業的過程中,李淵可謂功不可沒,他為大唐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無人能及的貢獻。然而在《唐實錄》《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正史中,事實卻被歪曲成了另外的樣子:太原起兵的首功被記到李世民名下,他的老子李淵則完全成了消極被動的角色,甚至成了“阻礙革命”的力量。前面我們說了,這主要是因為李世民干預的結果。貞觀使臣們在撰寫《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時,投其所好,一方面極力誇大陳李世民的功勞,另一方面則蓄意抹殺太子建成的成績,降低高祖李淵的作用。如此以來,李世民後來登上皇位就顯得有歷史依據了。當然,歷史如此篡改,可以騙過一些人,但不能騙過所有的人。北宋的歐陽修就說過“太宗好名”,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的虛偽和虛榮。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章太炎也說過:“太宗即位,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他說的“兩朝”就是指高祖和太宗兩朝,之所以說它“無信辭”,就是因為它在編寫過程中,受到了來自權力的干擾,並非據實而錄。一個靠政變上臺的獨裁者,其實他的心裡並不安泰,除了每天惡夢連連,還時時有被世人戳脊梁骨的惶恐。當然,他更害怕的,還是他留給後世的“惡人”形象。於是帶著一種做賊心虛的忐忑,這位君主不顧著史的規則,不僅派宰相“監修”,還執意要親覽檔案記錄。其理由是“知前日之惡,為後來之戒”。這也太不要臉了。於是房玄齡、許敬宗等人害怕了,他們擔心皇上看了真實的文字會“龍顏大怒”,甚至會連累了自己的腦袋,只好違心地推倒了原始記錄,按照領導的好惡重新撰寫。於是唐代的官修《國史》和《實錄》就不復是原來的樣子。可以說,李世民為後來的“偽歷史”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先例。

這裡有必要提一下被後人津津樂道的“貞觀之治”。這一代表唐太宗治國成就的盛世景象著實有許多令人懷疑之處。比如它的開放,其實是對外國人的開放,而對內則是“禁約百姓,不許出蕃”。所以連著名高僧玄奘西天取經,也是採用“偷渡”的方法才得以成行。至於經濟發展,更無法和隋朝相比。當時城邑蕭條,民生初興。僅就人口指標一項來看,隋代開皇年間全國有八百七十萬戶;而李世民死後三年,全國才達到三百八十萬戶,人口還不到隋代全盛時期的一半。戰亂平息之後,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是必然的,但御用文臣們卻把這種戰亂之後的恢復性增長,誇大成亙古未有的“盛世功業”,從而為這個當朝天子塗脂抹粉歌功頌德。

李世民的“聖君”形象是包裝出來的,是獨裁者利用手中的權力壟斷資訊和曲解歷史的結果。於是,李世民留給後人一個十分高大和完美的形象。李世民“成功”了,而後世帝王們也不甘落後,一個個學著他的模樣,紛紛往自己臉上貼金。

寫到這裡,風雲激盪的隋朝大戲就此落幕了,歷史也已經翻開了嶄新的冊頁。在此,請允許我再次賦詩一首,作為這本《燈下隋朝》結束語:

司馬袖笛東渡去中原頻聞胡笳聲千番征戰千軍血百回蒙難百姓情周風吹後隋風起楊花凋盡李花濃古來興亡多少事都偕明月入夢中—【全書完】————歷史原來可以這樣讀作者信箱:♂絲♂路♂文♂學♂網*♂.su♂ns♂il♂u.c♂o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