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七十一、羅士信和羅藝(1)

七十一、羅士信和羅藝(1)(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七十一、羅士信和羅藝(1)

天下動盪,世事紛紜。那段歷史敘述起來也比較麻煩,我原本想採用“一條線”的方式平鋪直敘,但後來發現這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歷史故事紛繁複雜,是網狀結構而非單純的直線軌跡。所以我只能儘量按照歷史的先後順序來講述,以儘可能地照顧到大家的閱讀習慣。但有時候為了故事完整性,同時也為了敘述的便捷,我還是要時不時地打亂一下時間順序,而這樣做也是為了大家閱讀的順暢。

這裡,我想插入一章關於羅士信和羅藝這兩個傳奇英雄的故事。

對了,這個羅士信,就是《說唐》裡羅成的原型。

羅士信和隋末的另一個傳奇英雄秦瓊是同鄉。當時,隋煬帝不恤民力,窮奢極侈,又發動大軍征討高句麗,民眾不堪忍受,紛紛起而抗之。百姓造反,朝廷就征剿。當時,年僅十四歲的羅士信就投到齊郡丞張須陀的帳下,開始征戰疆場。別看人家年齡小,上陣殺敵志氣高。他第一次要求上陣時,張須陀看他還是個孩子,害怕人家說他帳下無人,就沒有答應。羅士信見主帥小覷自己,二話沒說,就迅速穿上兩副盔甲,懸掛兩壺箭支,飛身上馬。張須陀看到羅士信如此敏捷英武,就同意他出戰,一試身手。

羅士信隨張須陀出征,大軍到達濰水,恰逢敵人正在佈陣。羅士信不待命令,果斷出擊,直衝敵陣,連殺數人。羅士信還砍下一個敵將的首級,用長槊挑著,高聲叫陣。敵人被這個少年英雄鎮住了,以為哪吒轉世,誰也不敢出來應戰。張須陀趁勢發動進攻,大獲全勝。

此時的羅士信,再次表現出了一個孩子的天真和頑皮:他每殺死一個敵人,就把他的鼻子割下來。等到戰事結束,他就把鼻子交上去請功。

羅士信一戰成名,天下稱頌,而此時的他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少年。

羅士信的表現讓張須陀刮目相看,為表信任,就讓他做了自己的侍衛。每次作戰,張須陀也是身先士卒,而羅士信則緊隨其後。

後來張須陀升任齊郡通守,領河南十二道討捕大使,他率領萬餘人馬在祝阿截擊另一個變民首領盧明月。當時,盧明月有十幾萬人馬,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再加上張須陀的部隊後勤不暢,形勢十分不利。

為了打破局面,張須陀打算出奇計取勝。於是他先率領人馬假裝撤退,吸引盧明月出動追擊,同時派羅士信和秦瓊率領伏兵突襲敵軍的老巢。二人率部來到大營,但見營門緊閉,羅士信和秦瓊躍上敵軍的望樓,連殺數人。敵人被突如其來的進攻打蒙了,一時亂作一團。兩人乘機開啟營門,然後長驅直入,縱火焚燬了三十多座營寨。霎時煙霧瀰漫,火光沖天。盧明月聽到訊息,趕快率軍回師,張須陀回頭猛攻。盧明月大敗,自己率領幾百騎兵逃走。此役,張須陀斬獲亂軍無數,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張須陀後來被李密的瓦崗軍所殺,(關於張須陀之死,筆者在前面已經交待過了,不再贅述)羅士信轉投於隋將裴仁基麾下。後來裴仁基歸降了李密,羅士信也跟著加入了瓦崗軍。

二戰洛水的時候,李密被王世充打敗,羅士信戰至力竭,身負重傷,為王世充所擒。王世充起初對他很優厚,甚至於和他一同就寢進餐。這讓羅士信很是感動,他也想到從此就跟王世充幹了,好好地報答他的知遇之恩。但沒想到王世充只是在演戲,他並不是那麼真心待人。

不久,王世充又得到邴元真等人,像對羅士信一樣對待他們。羅士信本以為自己受到的是特殊待遇,想不到邴元真這樣人的也有份。邴元真原來在瓦崗幹過,深得李密的信任。但後來在洛倉開城投降,讓李密失去了重要的據點和糧倉,士氣大跌,最終導致徹底潰敗。所以在羅士信看來,邴元真就是一個小人,現在王世充如此優待邴元真,讓他心裡很是不爽。

還有一件事,雖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的小事,卻讓羅士信對王世充徹底失望。羅士信有一匹駿馬,被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詢看上了,就想據為己有。俗話說“英雄愛寶馬”,羅士信哪裡肯依他。

王世充知道了,他認為羅士信不依王道詢就是不給自己面子,於是親自出面,奪了羅士信的寶馬賜給王道詢。你看這領導當的,真是沒有一點胸襟。如此徇私偏袒,自然讓羅士信心灰意冷。

羅士信氣不過,就投奔了李淵。

有人說,羅士信是“衝冠一怒為寶馬”,其實不全對,因為寶馬事件只是一個引線。此時的羅士信已經看出王世充小雞肚腸,鼠目寸光,絕非社稷之主。良禽擇木而棲,義士擇主而事。羅士信只是作出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