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叫板東都(3)

叫板東都(3)(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叫板東都(3)

鑑於李密集團反叛的嚴峻形勢,越王楊侗準備把這一情況向最高領導人楊廣做一個詳細的彙報。一般的信使他不放心,於是就委派太常丞元善達去完成這一任務。當然,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一來這傳遞的不是什麼喜訊,二來這沿途要冒死穿越義軍的轄地,可謂是九死一生。好在元善達路上還算順利,有驚無險。到了江都,他就急急忙忙地向楊廣奏報:“李密擁眾百萬,包圍東都,日日進逼,目前已經佔據了洛口倉,東都城內已經沒有糧食了。在此關鍵時刻,希望陛下能夠速回東都,掌控大局。屆時,李密的烏合之眾懾於聖上的神威,也會潰敗逃散。否則,東都危矣!”

元善達說著說著就哭泣起來,楊廣也為之動容。

虞世基卻說:“越王年輕,手下有一幫人誑騙他,如果情況真有那麼嚴重,元善達怎麼能來到這裡呢?”

楊廣一想,對啊,如果東都被圍,遍地盜匪,這小子為什麼沒死在路上啊?

楊廣轉悲為怒:“元善達這個小人,竟然敢在朝廷上欺騙我,真是豈有此理!”

作為報復,楊廣就借刀殺人,派元善達到東陽去催運糧食。而去東陽的路上正是亂兵經常活動的地方。這招果然奏效,不久,元善達就被群盜殺死。

此後大家都不再開口,誰也不敢向皇上報告亂民的情況。

柴孝和勸說李密:“秦地山川險固,秦、漢正是憑藉著它建立帝王之業的。現在不如派翟司徒守衛洛口,裴柱國守衛回洛,您親自挑選精銳向西襲擊長安。如果拿下京師,基業則更鞏固,兵勢則更強盛。然後再揮師向東平定河、洛地區,傳佈檄文,天下就可以平定了。如今隋王室已失去了它的基業,天下豪傑競相逐鹿,您不早些舉事,必定有先於我們動手的人,到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這個柴孝和是很有眼光的。他已經看出隋王朝的覆滅已是定局,隨之而來的就是天下各種反隋力量的競爭。有的人只看到眼前,有的人卻能看到以後。前者叫鼠目寸光,後者叫戰略眼光。

李密說:“這的確是上策,我也考慮好久了。但是隋朝的昏君還在,追隨他的兵馬還有很多。我的部下都是潼關以東人士,看到洛陽沒有攻下,誰肯跟我向西進軍?各位將領都出身草莽盜賊,留在這裡就會互相爭鬥。這樣,大業就會失敗。”

柴孝和說:“既然大軍不能西進,我請求潛行去窺伺官軍的間隙,以便乘機進攻。”

李密應允了。柴孝和與幾十名騎兵到了陝縣,山中的盜賊和亂民歸附的有一萬餘人。當時李密軍隊的兵勢甚猛,常常攻入東都西苑與隋兵交戰。

二十八日,越王楊侗派段達和龐玉等人乘夜出兵,在回洛倉西北列陣,李密與裴仁基率兵出戰。這回李密沒有討到便宜,軍隊大敗,人馬折損大半。李密只好放棄回洛,奔往洛口。龐玉、霍世舉在偃師駐兵,柴孝和的部眾本來是衝著李密這塊牌子來的,一聽到李密敗退,就各自潰散。無奈,柴孝和只好輕騎回到李密軍中。

李密的敗只是暫時的,勝敗是兵家常事。很快,李密又聚集起人馬,經過一番休整,再次率軍攻打東都(洛陽)。

六月十七日,李密率部與隋軍在平樂園大戰。李密這回不敢怠慢。他左邊部署騎兵,右邊部署步兵,中間則是手持強弓勁弩的弓箭手。不僅如此,他還事先準備了千面戰鼓。隨著一聲號令,部隊向官軍發起猛烈進攻。一時鼓聲如雷,殺聲震天。東都軍隊被殺得暈頭轉向,四散逃命。李密乘勝追擊,再次奪取了回洛倉。

六一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楊廣下詔命左御衛大將軍涿郡留守薛世雄,率領燕地的精兵三萬討伐李密。他命令王世充等將領都受薛世雄指揮,所遇見的盜賊(其實就是變民),可以隨便誅殺。薛世雄走到河間,在七里井駐軍。他沒有遇到李密,擋在他面前的是竇建德。

面對人多勢眾的東都大軍,竇建德的部眾驚惶恐懼,紛紛從佔領的各城池中撤出,向南逃走。但竇建德畢竟是一方豪傑,大軍壓境,他還不至於驚慌失措。他派人放出口風,說是要返回豆子。

薛世雄認為他是懼怕自己,不再提防。

他高估了自己,也看輕了竇建德。

竇建德策劃回擊隋軍。竇建德駐地距薛世雄的軍營有一百四十里,建德率領敢死隊二百八十人先行,命令其餘的人隨即陸續出發,並與士兵約好,“夜裡到達薛營就進攻他們,若到達時天已經放明,就投降。”

這場戰鬥無疑是一場賭博。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