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說媒(第1/2 頁)
“哈哈,啥書香門第,都是種大地的莊稼漢嘛,您就別抬舉了!”老嶽謙虛說道。
“孩子們的年齡正好,那邊家庭情況也不錯,兒媳婦要是過去自然是寶貝一樣啊。田老師這人就挺不錯的,憨厚老實,為人實在。”老張媳婦又把田老師介紹了一下。
“那田老師家的家庭情況咋樣?”老嶽問道。
“他們也跟咱家差不多,一個兒子,兩個姑娘。”老岳家可是四個姑娘呢,老田家兩個,不是差不多了,其實是差挺多。
“噢,沒有別人了?他們家裡老人呢?”這回是王大媳婦忍不住插話,看出來老張媳婦不太善於做媒,也不知道女方可能會關心啥。
“就他們一家子住呢。”
王大媳婦繼續幫著問道:“那是獨門獨院還是?”
“獨門獨院,聽說新蓋的四間大平房。”
“那還行,獨門獨院啊,還清靜,房子倒是不小。”王大媳婦挑到了重點,又笑著強調一下。
老嶽沒有說話,他還在尋思,女兒嫁人還應該問對方啥呢?書平看中的是什麼?嶽何氏看中的是什麼?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從上次母女倆相親一戰之後,他對兩方面都摸不清底細,這種事應該老伴兒出面,自己其實是覺得他們誰的決定都是可以的。
可是眼下誰都不在身邊,老嶽像一個無依無靠的人,一下子有點迷茫,只好有點略帶無奈和尷尬的說道:“我其實看他們娘倆的意思,你們嫂子去了大女兒家,書平也不在家,這事最後還是得你們嫂子定,要不這麼的,他們回來我就跟他們把事情說一下,然後咱們再聊,你們看中不?”
“中,中,那嫂子什麼時候回來?”王大媳婦問道。
“還沒收到信,有可能再等個過個把天的,反正過年前肯定回來。”老嶽回答。
“哦,那也快了。”老張媳婦說,把東西又再次推過去,“這些禮品您先收下。”起身準備要走。
“不行,不行。”老嶽推辭。
“您快快收下吧,這不是我買的,是老田讓一定給的,你要是不收下我不好交代啊!”
“就是,收下吧。”王大媳婦勸道。
“我這……”老嶽為難,雙方又推辭客套了幾句,來人離去。
過了半個月左右,老張媳婦又過來一次,不過這第二次是自己過來的,依然帶著禮品,找老嶽聊聊,看嶽何氏仍然沒有回來,只好回去。快到年底了,她和老張商量著過不久就要去城裡找女兒,老田兒子的婚事還八字沒一撇,心裡有點著急,畢竟人家拜託的事情沒有辦好,但是也沒有辦法,女兒的信一封接一封。想著不管怎樣,這之前嶽何氏回來就好說,如果還不回來,在他們出發之前,也得找老田過來說說情況,交代好了才能安心遠行。
後來又來了一次,給孩子帶了點糖果,依然沒見到嶽何氏。
過了秋收,北方的冬天來的格外的快,立冬之後不久,就開始了北風呼嘯的日子。學校的工作依然忙碌,老嶽經常在家和學校兩點之間活動。書平和文玉已不再上學,都主動在家中負責每天照顧老小起居,倆人也漸漸的習慣起這樣的生活。嶽何氏不在的日子,家裡雖然還吵吵鬧鬧,但是也溫馨幸福,唯一的不同是,長英和佑生還時常唸叨著母親,而書平和文玉已經不是那麼期待。書平自然是不用說,文玉也不怎麼思念母親,她已經十七歲了,沒事就開始給自己繡起了鞋墊,鞋墊上已經打好了花樣,照著畫好的線條用綵線一點點小心描繪,也不知道從哪裡看的,圖案居然是一對鴛鴦。
書平覺得好笑,她是不會去繡那種東西的,沒事不如在家搓搓玉米,等著幫助家裡來年賣掉,或者給父親還有長英和佑生洗洗衣服,做這些活,在書平看來,那些小女孩子家家的東西從來都是與自己無緣。
長英長的小巧精緻,雖然已經十二歲,在村裡也不算太小了,但是終究還是稚嫩,愛玩,還特別愛哭,和別的孩子打架也總是最先哭的那個。
佑生比四小姐小了一歲,別看他小,可有著一股子狠勁,和姐姐一起打敗了不少敵人,因此成了村裡的小霸王,小孩子們看見都不敢過來找他玩,還好,還有四小姐經常跟他到處去轉悠。
這個家裡只有長英和佑生共同佔著年齡小的優勢,天天過的悠閒自在,母親在的時候,最先按順序找老大、老二、老三,排到他們的時候都幹差不多了,老大出嫁後,老二書平就經常做起來老大、老三也乾的活兒,她好像對於勞動有一種深深的執迷,不上學後更是變本加厲,就差把一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