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鄒建安(第2/2 頁)
荒涼。有些地兒給誰還不想要呢!小傢俱廠低矮的院牆外,放眼一望就是一大片荒野地,也是人們口裡常說的“三不管”地帶。說是“地”,那是怎樣的地?周邊連年用土吃土致使到處是小坑連大坑,夏季的雨水和著小城的汙水也一併排到那裡,草長的沒過成人的膝蓋,高壓電線成一個弓形幾乎淹沒在草間。風雨交加的夜,高壓電線發出如鬼哭狼嚎般的擺動聲。抓著成串蟬脫的草莖被踩出蜿蜒的小道,刺蝟有時也出沒在小道上被踩在腳下。愛垂釣者拿著魚杆隱身在草叢中,一不小心把魚線甩到了頭頂的高壓上一命嗚呼了。失蹤頑皮的孩童找了一星期才如一頭小牛樣漂在了水上;誰家死了五貓六狗都往那扔,誰家夭折了該童也往那裡埋;死了不明身份的流浪人隨便就一個淺土坑也埋在了那裡;在一些時候,由全副武裝的警察開道,隨後從卡車上拖下五花大綁的罪犯,一聲槍響,人犯應聲而倒,被驚擾的叢間野兔竄出來。如果能在蛙聲響破天的夜裡站在荒地的一角向裡眺望,打著手電揹著袋子捉青蛙的電燈之光如鬼火般晃動,能不能刺激人恐怖的神經?
就是這樣的地方在鄒的眼裡他看出了它的未來!未來他要讓它成為一方風水寶地!
鄒說服家人,低價處理傢俱辭退徒弟,關掉傢俱廠,推到廠房與院牆。把兩個已成家的妻弟抽出來。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他把這些年的積蓄全部拿出來並動用銀行貸款全力以赴大刀闊斧的拉開了他事業的大幕。大卡車、推土機、碾壓機……這些轟隆隆的傢伙開進了“三不管”地帶。
數月後,在這將近百畝的城邊荒地上,一排排五層樓高的建築正在一節節拔高。排樓的最前排鄒建安另闢一獨院,就是二年後竣工的“建安建築公司”,縣建築大隊的一幫老人馬搬了家,還驚動了縣政府,敲鑼打鼓的為鄒送去了鮮豔的“新世代青年突擊手”的旌旗,很自然鄒就成了縣建的人。同時與建安建築公司前後左右相通相連的土路鋪上了柏油,其中最寬的那條叫建安路。這個名字是政府為獎勵鄒而命名的。與老城相比,這裡儼然成了一個新的國度!如今建安路兩旁的垂柳已繁茂避日,是它們見證了鄒建安掀開小城建築業或者房產業最新的篇章!這麼大的動靜在小城掀起的聲浪直衝中天!鄒開發的樓盤二年後完工了,五層嶄新成排的樓房,成了小城最耀眼的建築,當時的縣百貨大樓、縣政府也不過都是三層的建築!它們成了搶手貨,成了小城人第一批購買的“商品房”。轉眼之間,鄒建安已名利雙收。
接著環城路開始動工……
小城裡更多的男人似乎從鄒身上看到了屬於自己的前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