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永世流芳(第1/2 頁)
金秋十月,京城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長街上,商賈往來如織;學堂裡,朗朗書聲不絕;醫館前,求醫問藥的百姓井然有序。這是葉知秋改革十年後的盛世景象。
清晨,葉知秋站在太和殿前,看著晨曦中的京城漸漸甦醒。遠處傳來悠揚的鐘聲,與清真寺的禱告聲交織在一起,這是文明交融的見證。
\"陛下,各地的年報都送來了。\"蕭遠珩捧著一摞竹簡走來。自從推行新政以來,每年這個時候,各地都要上報民生狀況。這不是簡單的數字統計,而是要詳細記錄百姓生活的改善情況。
葉知秋接過竹簡,細細翻看。江南水鄉的蠶農因新式紡織技術增收三成;西域商道上的驛站已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節點;嶺南瘴疫因新醫術的推廣大為減少。
\"你看,\"她指著一段記載給蕭遠珩看,\"這個偏遠山村建起了醫館,還有識字堂。這才是真正的盛世氣象。\"
正說著,一陣歡聲笑語傳來。原來是文華館的學子們在晨讀。新學制推行後,求學之風蔚然成風。不僅是世家子弟,就連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有機會接受教育。
\"聽說昨日科考放榜,\"蕭遠珩說,\"今年的新科進士中,有三分之一來自寒門。這在從前是難以想象的。\"
葉知秋欣慰地點頭。教育改革是她最看重的政策之一。如今的科舉不再侷限於八股文章,而是注重實學實用。工匠、醫者、商賈,都有機會透過自己的專長為國效力。
上午,她來到城南的平民醫館視察。這裡曾是一片貧民窟,如今已成為一個繁榮的社群。醫館裡不僅有精湛的醫術,還專門開設了平民診室,讓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好的醫療。
\"這位大娘,身體可好些了?\"葉知秋關切地問一位正在候診的老婦。
\"託陛下的福,\"老婦露出慈祥的笑容,\"自打有了這醫館,我們這些窮人也看得起病了。還有那識字堂,讓我孫子也識得了字,真是太平盛世啊!\"
午後,葉知秋在文華館主持了一場特別的講學。臺下坐滿了來自各國的學者和本地的學子。這種跨文化的交流已成為常態,不同的思想在這裡碰撞、融合,迸發出新的智慧火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鑑而豐富。\"她說,\"我們的目標不是讓所有人變得一樣,而是讓每個文明都能綻放自己的光彩。\"
話音未落,殿外傳來一陣悅耳的音樂聲。那是新創的樂曲,融合了中原的古琴、波斯的琵琶和西域的笛子。這種文化的融合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傍晚,葉知秋召開了一場特別的朝會。這不是傳統的早朝,而是她創立的\"實務議政\"制度。文武百官可以直接就具體問題展開討論,不拘泥於繁文縟節。
\"江南水利有了新突破,\"工部侍郎報告說,\"我們採用了波斯的水車技術,配合我們的堤壩建設,既防住了洪水,還能灌溉更多良田。\"
\"邊關的互市很熱鬧,\"兵部尚書接著說,\"現在商旅往來頻繁,比守軍還管用。那些異族商人的子女,都爭著要來內地學習我們的文化。\"
聽著這些彙報,葉知秋心中欣慰。這正是她期待的治國之道: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以文化感化;不是一味守舊,而是在傳承中創新。
夜幕降臨,她在御花園散步,看著園中新培育的藥草。這些年,太醫院不斷改良醫術,創制新藥,讓更多百姓受益。這或許就是最好的功德。
\"在想什麼?\"蕭遠珩遞上一杯熱茶。
\"在想父親的話。\"葉知秋接過茶盞,\"他說醫者仁心,術業專攻。如今看來,治國也是如此。要以仁心為本,以實學為用。\"
正說著,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傳來:邊境幾個部落主動請求歸附,原因是被大唐的文化所折服。這讓葉知秋想起了當年在邊關遇到蕭遠珩時的情景。
\"記得那時你說,\"她望著夜空中的繁星,\"真正的功業不在於一時的轟轟烈烈,而在於持續的點滴改變。\"
蕭遠珩笑道:\"你做到了。這些年的變化,不正是最好的證明嗎?\"
深夜,葉知秋在御書房批閱奏章。案頭是一份特別的文書:太醫院將各地醫術研究成果彙編成冊,準備刊印推廣。這是她一直期待的事情——讓醫術真正造福天下。
次日清晨,她召見了幾位老臣。這些人經歷了她的整個改革過程,從最初的質疑到如今的支援,見證了這個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