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智者謀局(第1/2 頁)
南洋分堂內,一群明德堂培養的人才正在緊張討論。桌上鋪著各種海圖和情報,牆上密密麻麻貼滿了分析資料。這些年輕的智者們正在尋找化解海上危機的方案。
\"看這裡。\"李元鋒指著海圖說。這位曾經的倔強少年如今已是南洋分堂的主事,\"西方艦隊的活動並非隨意而為,他們是在構建一個完整的海上控制網。\"
他用紅線在地圖上標註出幾個關鍵點:\"這些都是重要的貿易港口,也是必經的補給點。他們透過控制這些節點,實際上就控制了整個航路。\"
\"但他們有個致命弱點。\"一位精通航海的學子說,\"他們對南洋水文和季風規律並不瞭解。他們強制推行的航線,其實遠非最優選擇。\"
葉知秧聽著這些分析,眼中閃過讚許的光芒。這正是教育的力量——培養出能夠透過表象看到本質的人才。
\"既然如此,\"她說,\"我們就從這裡破局。\"
一個周密的計劃隨即展開。首先,要掌握更全面的資訊。師生們分成幾個小組:
- 航路組研究水文和氣候;
- 商情組分析貿易資料;
- 情報組收集各方動向;
- 外交組負責溝通聯絡。
最特別的是\"民智組\"。他們的任務是走訪各地漁民和水手,收集民間的航海智慧。
\"這些在海上討生活的人,\"葉知秧說,\"往往掌握著最實用的知識。\"
果然,調查帶來了意外收穫。一位老漁民指出了幾條不為人知的\"小航道\"。這些路線雖然曲折,但能避開西方艦隊的控制點。
更重要的發現是:各地漁民都有自己的導航方法。有的靠觀察海水顏色判斷洋流,有的從雲層變化預測風向,還有的能根據海鳥活動推斷天氣。
\"這些都是寶貴的智慧!\"葉知秧興奮地說,\"如果能把這些經驗系統整理,再結合現代航海技術......\"
一個大膽的想法誕生了:編撰一部《南洋航道志》,彙集各地航海知識。這不是簡單的航海指南,而是要創造一套新的航海體系。
工作立即開始。各組貢獻自己的專長:
- 航海專家提供技術指導;
- 本地水手分享經驗;
- 製圖師繪製詳細海圖;
- 學者們整理歸納資料。
正當工作緊張進行時,一個意外的訪客來了——是一位遠道而來的阿拉伯商人。
\"我們在波斯灣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說,\"那些西方人想壟斷航海知識,但他們忽視了一點:海洋是相通的,智慧也應該是相通的。\"
這位商人帶來了阿拉伯的航海典籍,裡面記載了許多獨特的導航技術。這些與中國傳統的航海智慧互相印證,往往能產生新的啟發。
葉知秧由此想到:何不把這個計劃擴大,邀請各國航海家合作編撰航海指南?
這個提議得到熱烈響應。很快,來自波斯、天竺、阿拉伯等地的航海專家紛紛加入。每個地方都貢獻了獨特的智慧:
- 波斯人擅長天文導航;
- 阿拉伯人精通製圖;
- 天竺人瞭解季風規律;
- 中國人熟悉水文地理。
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原本被西方艦隊\"保護\"的商船也暗中提供幫助。他們帶來了西方的航海技術資料,為比較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看,\"葉知秧對林月笙說,\"這才是化解危機的關鍵——讓知識自由流動,讓智慧相互啟發。任何想壟斷知識的企圖,最終都會失敗。\"
但對手的反應也很快。西方艦隊察覺到了這個計劃,開始採取行動:
- 加強情報蒐集;
- 攔截可疑船隻;
- 威脅合作者;
- 汙衊破壞聲譽。
關鍵時刻,明德堂的智慧再次顯現。李元鋒提出了\"分散聯合\"的策略:
- 研究工作分散進行;
- 資料分處保管;
- 資訊秘密傳遞;
- 行動隱蔽進行。
\"就像我們的'流動課堂',\"他解釋說,\"表面上看是分散的,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緊密的網路。\"
這個策略果然奏效。西方艦隊雖然處處設防,卻抓不到實質證據。而《南洋航道志》的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