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打起來了(第1/2 頁)
文華殿裡。
太子坐在正中央處理公文,左右兩邊分別坐著丞相李忠和魏首輔,魏首輔的下首是七名內閣輔臣。
先帝時期,丞相掌管文政大權,沈國公掌管兵權,兩人分權,互相掣肘,互相制約。
但到了仁宗皇帝繼位,為了鞏固皇權,竟然提出設立內閣制!
以前,丞相擁有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可以說即便是皇帝下令,也要看一看丞相的臉色。
但是自從仁宗皇帝成立內閣以後,把原來丞相擁有的決策權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
在皇帝的掌控之下,內閣與六部各司其職,國家最高行政命令從京城發出,透過全國兩千多處驛站,層層下發到每一個角落。
內閣,已經成為行政運轉的中樞。
皇權,被皇帝牢牢把控在手裡。
丞相,已經被架空了。
李忠對此當然不滿,但仁宗皇帝把他女兒從二品妃位提升到貴妃,二皇子又是唯一一個才滿週歲就封了郡王的皇子,丞相自然也就不能再說什麼。
畢竟,權利再大,他也只是個臣子。
就算是萬人之上,他也永遠在一人之下。
而現在仁宗皇帝重傷,太子監國,李丞相覺得,他的機會又來了。
太子是儲君,二皇子自幼就跟太子的關係親近,只要他能把太子忽悠瘸了,等仁宗皇帝一駕崩,內閣不就能廢了嘛!
所以這幾日議政的時候,丞相就又開始跟魏首輔較勁。
比如現在,太子拿著北疆大營的戰報擔憂地說:“北疆大營傳來訊息,將士們突發疫症,急需大量的藥品和軍醫,還有軍糧也不夠用。
這道摺子是急奏,內閣怎麼壓了三天?孤這就下旨,命太醫署和戶部準備物資,支援北疆!”
魏首輔拱手道:“殿下,這道摺子三天前就已經放在文華殿,是丞相說此事蹊蹺,又把摺子扣下了!若有貽誤軍情,丞相應當承擔全責!”
李丞相哼道:“本相壓下奏摺自有本相的道理!北疆大營一直掌控在沈家手裡,之前幾十年都沒有爆發過什麼疫症。
為何會在沈家人被停職之後,突然就爆發疫情,還伸手跟朝廷要這麼多物資?殿下,老臣覺得此事蹊蹺,所以這三日是讓人快馬加鞭去北疆查驗真偽。”
魏首輔問:“那你查出什麼了?”
李丞相不緊不慢地說:“從京城到北疆,即便是快馬加鞭換馬不換人,也得十天時間,魏首輔急什麼?”
魏首輔怒道:“這是軍情!軍情無大小,怎麼能容你一拖就是十天半個月!”
李丞相義正言辭:“殿下,信陽侯才剛剛給北疆送去糧草,北疆就爆發疫症,實在是可疑。
信陽侯回京不過兩日,倘若北疆真的有疫情,為何信陽侯此行並未看出半點問題?難道這疫情專門挑在信陽侯離開之後才開始,故意不讓京城的人知道?”
太子面露猶疑:“這……說不定是巧合?”
“那也太巧合了吧?”丞相冷眼看著魏首輔,對太子說:“殿下可知,民間對沈家掌控計程車兵叫什麼?”
太子好奇地問:“叫什麼?”
丞相怒道:“他們叫‘沈家軍’!這些人明明是我大燕計程車兵,怎麼成了沈家的軍隊?
殿下,老臣有理由懷疑,沈家人擁兵自重,本次的所謂疫情,其實就是在跟朝廷對抗,表示沈家對停職一事的不滿!”
太子猶豫道:“好像丞相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殿下!”魏首輔怒道:“沈家每年給部隊捐贈糧草物資上百萬兩,沈家男兒世代守護邊疆。
沈家的口號是隻有戰死沙場的男兒,沒有告老還鄉計程車兵!沈家世代良將,殿下可不能懷疑他們啊!”
太子又琢磨道:“魏首輔說的好像也有幾分道理,沈家是忠臣,應該不會騙孤。”
“殿下!”丞相道:“沈家忠軍的前提是他們掌控兵權。
這權利一旦握在手裡,誰還願意輕易交出去!沈家此舉分明就是為了讓殿下歸還兵權,殿下可千萬不能上當啊!”
魏首輔怒極反笑:“丞相說得對啊,權利迷人眼,這權利一旦握在手裡,誰還願意輕易交出去!
所以丞相才會處處跟內閣對抗,寧可貽誤軍情,也要跟內閣唱反調!”
“你血口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