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草堂話詩聖(第2/2 頁)
牆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
少陵草堂碑亭周圍綠樹成蔭,環境清幽,讓人感到彷彿置身於古人的庭院裡。草堂影壁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成為遊客們拍照打卡的地方。
再往前走就是盆景園了。盆景園裡擺放著形態各異的盆景,有的像山水畫,有的像植物園一般,令人讚歎不已。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盆景,還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花徑是草堂內的一處小徑,在這裡漫步讓人心情分外愉悅。
杜甫草堂內還設有書畫館等文化景觀。館內珍藏各類資料3萬餘冊,包括宋、元、明、清歷代杜詩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種鉛印本,還有外譯本和朝鮮、日本出版的漢刻本120多種。
草堂的園林景觀也非常獨特,有盆景園、蘭園、梅園等,與古建築相得益彰。這裡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和文學愛好者前來參觀和研究。
在蘭花文化館張平安他們欣賞到了形態各異的蘭花,有的嬌豔欲滴,有的香氣四溢。這些蘭花不僅形態柔美高雅,而且品種多樣,展現了成都人民對蘭花的熱愛和傳承。
同時,長樂她們也被蘭園長廊的書法作品深深吸引。這些書法作品有的蒼勁有力,有的婉約秀美。每一幅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書法作品與周圍的蘭花景色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把倩影留在這裡。
“小郎君,這些書法都有其獨到之處啊!”
“那當然,話說詩聖的祖先杜恕、杜預以來十一世到他的祖父杜審言,均承儒守官,以文章顯於當時。有這樣的血緣,杜子美7歲便能詩善賦,卻屢屢不得志。好不容易趕上唐玄宗李隆基在太清宮、太廟和長安郊外舉辦祭祀大典,杜子美獻了三篇賦,深得李隆基賞識,待制集賢院,等候分配工作。但他的命不好遇上了“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當主考,李林甫為了表功說天下英才已盡被玄宗錄用,那次考試居然成了歷史上少有的“零錄取”,杜甫和高適、元結紛紛落榜。
第一個賞識杜甫的人,是大名鼎鼎的詩人、書法家李邕(李北海)。董其昌評價“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李邕存世作品很多,以李思訓碑和麓山寺碑最為著名。尤其麓山寺碑被後人推崇備至,蘇東坡深得其中奧秘,趙孟頫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擬之”,李東陽、王世貞均有吟詠此碑的詩篇,何紹基更是把它當做日課,臨了又臨。
李北海很牛,這麼一個牛人看上了比自己小34歲的杜甫的才華,“奇其材,先往見之”(《新唐書》),長樂你說杜甫該有多牛?”
“史書上記載杜甫隸行草兼工,元鄭杓雲“太白得無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不過可惜的是杜甫沒有留下書法墨跡,目前存世的只有一件杜甫的書法碑刻作品,而且爭議較大,很多人認為是偽作。即便是偽作,我想多少也會尊重一些杜甫書法的本來面目,但其在中國書法和繪畫史上的地位可不能小覷。那一句“書貴瘦硬方通神”,足以讓他成為中國書法理論史中不可忽視的人物。”
千詩碑是無數書法家們傾注心血,將杜甫的詩句化為墨寶的見證,一首首流動的詩令人陶醉。
每一塊詩碑都猶如一幅生動的畫,記錄著杜甫的才情與深情。有的筆法蒼勁有力,彷彿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讓人感受到杜甫對國家的憂慮與期盼;有的行雲流水,彷彿在描繪著草堂的景色,讓人感受到杜甫對生活的熱愛與嚮往。駐足碑前,彷彿能聽到耳邊迴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千詩碑是對杜甫詩歌的最好詮釋,也是對草堂文化的最好傳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