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鐵漢柔情,小姨婆家清官難斷的二三事(第2/3 頁)
。”
我說,“那不挺好辦嘛,不來值班的幾個叔叔,出錢給值班的叔叔不就行了嘛。”
小姨說,“想的簡單,能值班的四叔和三叔,三叔說,我能值,就是沒錢。四叔說,怎麼整都行。齊齊哈爾二叔說,我在黑龍江還得治病也沒錢,老媽不是有錢嘛,先花老媽的錢。”
我跟小姨說,“齊齊哈爾二叔不對,沒錢還不值班,這樣式的讓值班的三叔和四叔怎麼想,太不對勁了。”
小姨說,“所以說,老婆婆一點不糊塗,要派四叔去齊齊哈爾看看,二叔究竟是有病還是裝病。”
我說,“老婆婆的錢可不能動,人到老了,如果沒有點錢,磨都推不動啦。”
小姨說,“說到錢,這又涉及到如果將來老婆婆老了,咋分這個錢?你說是給哪個兒子多點,平均分吧,出力多的肯定不幹。就是同意,人家媳婦還有意見呢。不平均吧,哪個多,哪個少?”
我一聽這題可真是比我上學時候,做的解析幾何難得多啊,條件太豐富了。我感覺可以作為新場景下的一個課題,交給社會倫理學專業的專家研究一下,說不定會開創一個嶄新的養老模式。
小姨說,“我和大熊商量啦,我們家條件挺好,又是長孫,和他爸說了一下,我們去給奶奶養老送終,咱也不要老婆婆的那筆錢,這不也挺好嘛?”第一個反對的是大熊他爸,“俺們老哥四個還都在哩,還輪不上你們孫子輩的。”四叔說,“侄媳婦啊,你的孝心領了,不行,那不是讓村裡鄉里鄉親笑話我嘛,老四就是再沒錢,有我一口飯,就有我媽一口飯,寧願我餓著。”
三姥爺聽了半天,我估計他的腦袋肯定是大啦,端起大杯子,喝了口茶說,“丫頭啊,家裡長輩之間的事可不能亂裝燈啊。”
小姨說,“老爸,我可是真心實意的,沒有裝燈。”
我說,“小姨和小姨夫是真孝心,替大熊爸解決難題啊。”
三姥爺說,“說不定還有個辦法,就是老婆婆能不能歸到一股子上去,比如老四。”
我問,“那挺好,老婆婆估計最願意歸到四叔那,家裡孩子多,老嘎達最吃香。”
小姨說,“咱爸肯定沒意見,不知道二叔、三叔、四叔都有啥意見?”
三姥爺說,“這裡面啊,四叔貪玩,估計沒有那麼多時間陪老太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老四為人仗義,不會有問題的,就是得讓每個人氣得順啊。”
我說,“對啊,三叔在本地村子,有時候去看看老媽,打打班。就是二叔不管有沒有病,離家太遠,你讓他怎麼盡孝道啊。”
三姥爺說,“盡孝道是每個兒女都必須,百善孝為先,老二扯別的沒用。其他三個兄弟,不管什麼原因伺候不到場,那就錢上補齊。至於老婆婆的那點養老錢,全由婆婆自己決定吧。就是全給老四,別人也說不出啥,要不你去伺候?”
小姨說,“還是我爸說的有道理,句句在理。要不我和大熊回東北去成全一下這個事?”
三姥爺說,“你們啊,得讓大熊跟親家公和親家母先通個氣,你哪知道你們這股子都是咋想的?他們這一輩兒的事,還得讓他們來解決。你四叔說,你爸不還能說話呢嘛,你說你們咋整?”
大熊至始至終都在哪裡傻看著,也不怎麼愛說話,我一看,小姨家那就是小姨當家啊。果不其然,悶了半天的大熊說,“咱家都聽你小姨的,咱爸說的有道理,我給你們掙錢不就得了唄。”
我說,“小姨夫,別隻廣給後門做手術啊,尊老愛幼是咱大中國的傳統啊。”
大熊說,“一定一定,我聽你小姨的。”
小姨在三姥爺的建議下,興高采烈地給大熊父親打電話,把三姥爺說的道道完完全全地講了一圈,大熊他爸說要商量一下。我有給小姨出了個主意。
大熊家是哥們幾個裡最好的,如果三叔或二叔拿不出錢來,能能拿多少算多少,實在不行可以讓大熊他爸先墊上。我告訴小姨,九十多歲的老婆婆,還能活多少年啊,無非就是一個心安。如果大熊媽媽有意見,你們是長孫,不行小姨你就敞敞亮亮的說出來,“孫子出一份。”這得多帶勁啊。
三姥爺說,“這話可以說,怎麼做啊,還得聽大熊媽的。外加我補充一句,老婆婆真有那麼一天,剩下的錢啊怎麼分,讓出力最多的老四定,誰分多少是多少。”這說的多明白啊,條件好的不在乎多少錢,關鍵是哥們幾個的面子和情份。
小姨又把這些話原封不動地轉給了大熊父親,靜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