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監察風雲驚宦海,君蘇籌策韻中裁!(第1/2 頁)
一月,匆匆而過。
監察司內,氣氛靜謐,而凝重。
蘇武身姿挺拔,面容恭敬,他雙手穩穩地捧著一摞書冊,向前一步,微微躬身,向君莫笑說道:
“大人,卑職所轄監察司所有人員,自查自處已然完成,涉及卷宗明錄,皆在此處。
還請大人過目,此中關節,卑職已初理,料想無甚差池,只待大人斧正。”
君莫笑神色平靜,目光落在那摞卷宗上,抬手緩緩接過。
隨後悠然自得地翻開,輕聲問道:“九郡之事,皆錄於此?”
(注:幷州有九郡,分別為太原郡、上黨郡、雁門郡、代郡、五原郡、定襄郡、雲中郡、西河郡、朔方郡)
蘇武直起身子,目光堅定地回應:
“大人,九郡皆在此處,且那些已交代之官員小吏,皆於一月之內作出了補償,大人聖明,當可洞察其詳。”
君莫笑微微點頭,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嗯,很好。”
他一邊說著,一邊隨意翻閱,眼神在那些記錄上掠過。
看到的大多是些諸如欺辱良家婦女、不依規矩納妾,以及與旁人起了衝突之類的瑣碎之事。
就在君莫笑準備合上卷宗的剎那,他的目光突然定住,眉頭輕輕一蹙,視線緊緊鎖住一個名字——劉仁軌。
原來,這劉仁軌在抓捕官員時,因情緒激動未能控制住自己,竟直接砍殺了那名官員。
按大唐律例,殺官乃是重罪,不過此事被眾同僚分擔,最後僅責令改過。
而如今,劉仁軌自己將此事和盤托出,參與此事的監察人員也都紛紛自爆。
君莫笑的眉頭愈發緊皺,眼神中滿是疑惑與探究,他抬眼看向蘇武,聲音低沉地問道:
“此劉仁軌之事,究竟是何情狀?莫不是背後有甚隱情,或牽扯哪方勢力?”
蘇武心頭猛地一緊,眉頭不自覺地跳動了幾下,臉上浮現出一絲擔憂之色,他緩緩開口道:
“大人,此事卑職略知一二,其因由乃是那官員涉及販賣農籍女子……聽聞那縣令背後……”
隨著蘇武的講述,事情的全貌逐漸清晰。在某縣,農籍女子接連失蹤,可每次報官皆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最終,此案被捅到了監察司。
彼時,擔任定襄郡監察副提司的劉仁軌趕到現場,那縣令妄圖拒捕反抗,被劉仁軌當場誅殺。
按常理,此事可大可小,畢竟官吏面對監察反抗屬於常見流程之舉。
可此次,卻需眾人分擔責任以脫罪,顯然其中另有隱情。
君莫笑心中已然明瞭,他直視蘇武,目光沉穩地問道:
“那縣令是何出身?莫不是又是誰的親眷?”
蘇武微微低下頭,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聽聞那縣令之姐,乃王大人之妾室。”
說罷,他悄悄抬眼看向君莫笑,眼神中帶著幾分警惕與試探。
君莫笑輕輕一笑,笑聲中帶著幾分不以為意:“呵呵,本官豈會追責?”
“再者,此本非劉仁軌之過錯。你莫要憂慮,有些事,咱們心裡有數就好。”
言罷,他頓了頓,又問道:“那劉仁軌,你知曉多少?”
蘇武思索片刻,恭敬地答道:“大人,卑職對其瞭解無多,只知其人嫉惡如仇,只是……”
話到此處,他突然止住。
君莫笑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忖:像劉仁軌這般的刺頭,怕是任何上司都會頭疼不已。
不過,他倒也不懼,即便劉仁軌闖禍,他也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去應對。
君莫笑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看向蘇武,語氣不容置疑地說道:
“著令劉仁軌,三日之內,來監察司面見本官。”
蘇武連忙領命:“是,大人。”
君莫笑再次審視蘇武,語重心長地說道:“蘇武,你雖有正直之心,然有時思量過甚。”
“不過,倒也無妨,本官會奏請陛下,擢任你為幷州監察左使。望你日後勤勉奉公,莫負本官之望。”
蘇武面露感激之色,深深躬身拜道:“多謝大人提攜之恩。卑職必肝腦塗地,以報大人知遇。”
君莫笑嘴角上揚,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好了,且去安排吧。”
看著蘇武離去的背影,君莫笑陷入了沉思。
皇帝與上官倫將幷州兩個監察副使調走,此中必有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