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盡逐農家戶,掩耳作太平(第1/3 頁)
此時,白虎堂中言笑晏晏,無名山上下一片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另一邊,蘇若清與宋辭自從被幾人抬到後山後就一直躺在擔架上,一直等到深夜才摸著月色下了山。
為節省時間,兩人下山後就分開了,蘇若清負責去和老人辭別,而宋辭則負責去找馬。
當蘇若清來到破廟時,老人正在休息。
聽見聲響,老人立刻睜開眼睛,警覺得環顧四周,直到看清來人的臉後才放了心。
相顧無言,再次見面時老人沒有詢問蘇若清此行如何,而蘇若清也沒有開口,他只是平靜的走到老人身前蹲下,然後將懷中的乾糧遞到他的懷裡。
在老人困惑的目光下,他沒有解釋什麼,只說了句“耐心等待”後便離開了。
走出破廟後,蘇若清閉上眼睛長嘆一聲,隨後立刻睜開眼睛,他抬頭看了看月亮,抓緊時間朝城外趕去。
當蘇若清來到城外時,宋辭已經牽著兩匹馬等在了一旁,她看見蘇若清沒說什麼,只是將一匹馬的韁繩遞給了他。
蘇若清眸光微動,接過韁繩後也沒敢耽擱,立刻翻身上馬。
兩聲長“籲”在寂靜的夜晚尤為突出,緊接著,兩道疾馳的身影閃過,只留下一路煙塵。
兩人騎著馬並排奔跑在月下,離開平縣,直奔江饒。
*
經過一夜的奔波,兩人於第二日正午抵達江饒地界。
一入江饒,蘇若清便發現這裡的受災情況並不如其他地方嚴重,雖然沿途也有食不果腹的難民,但與其他地方相比已經是很好了。
不止蘇若清心有所感,就連宋辭心中也有些詫異。
按理說江州出現大災,各地情況應該差距不大,尤其是接壤各縣,可是平縣距離江饒這樣近,情況卻有著天壤之別。
一個是餓殍遍地,喪失求生慾望;一個是沿途偶有難民,城中依舊熱鬧。
蘇若清感到有些不對勁,於是帶著宋辭趕往臨近的村莊。
……
靜。
靜的可怕。
還未入村莊,宋辭心中便生出一種不好的預感,她忙側過頭想對蘇若清說,但蘇若清彷彿已經猜出了她即將出口的話,平靜道:
“你也看出來了是嗎?”
宋辭點點頭,“這個村莊是個死莊。”
“死莊?”
蘇若清顯然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稱呼,眸中劃過一絲訝異。
宋辭注意到他的疑惑,難得沒有出言嗆他,反而耐心解釋道:
“在北疆的時候,我們把沒有人居住的村莊或者為了逃難而舉村搬離的地方稱之為死莊。”
說完這句話,她警惕的環顧四周,確認安全後立刻下馬勘察,蘇若清見此也忙跟上了她。
兩人一連檢視了四五家農戶的家,到了後來,宋辭的眼神變得越來越嚴肅。
“不用查了,這個村莊的人早就已經被驅趕走了。”
蘇若清聞言腳步微頓,眼中閃過一絲冷光。
“驅趕?”
“對。”
宋辭走到圍欄處蹲下身子,指著上面的劃痕和斷裂處,冷靜分析道:
“我看了好幾家農戶,他們的家裡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那就是院子裡的土都亂糟糟的,顯然是被人動過。”
“若我猜的不錯,這是官兵前來驅趕百姓所留下的。這些人很聰明,他們害怕留下腳印會讓後續調查的人發現,所以離開前用刀槍劃亂了泥土,營造出一種農戶剛剛翻完土的假象。”
“可是百密終有一疏,雖然這些人心細,但還是留下了一些印記,比如位於隱秘處的腳印,還有圍欄上的劃痕。”
“圍欄斷裂,是因為百姓不願離開,所以與官兵發生了衝突。而有些院子裡有血痕,有些沒有,則是因為怕了。”
說到這裡,宋辭的目光突然變得凝重,“你還記得在第三個院子中,我說那棵樹長勢很好嗎?”
“自然記得。江州遭了旱災,幾乎顆粒無收,那棵樹卻長的枝繁葉茂,很難讓人不注意。”
宋辭聞言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譏諷。
“用人血人肉所餵養的樹自然長勢極好。”
蘇若清聞言眸光瞬間冷了下來,他沉默了半晌,再次抬頭時眼中已閃過殺機。
“殺雞儆猴,確實是個好辦法。”
宋辭沒有回話,只是抬頭看了他一眼。蘇若清會意,兩人再次來到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