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賬簿(第2/2 頁)
以更為嚴重罷了。
太子病倒後,便數白子寧、趙文貞兩人的能力最為出眾。因此,眾人便預設了以這兩人為首。
在蘇若清得疫的訊息傳出後,白子寧立刻先穩住了各位賑災使的心,然後再與趙文貞細思對策。
因為此事一出,必然會生民怨,所以必須要早作準備才行。
因為早有預料,當民怨爆發後眾人並未慌了手腳,而是立刻按照白子寧與趙文貞所給出的辦法進行安撫。
但此事耗時耗力、成效又不佳,所以需要足夠的耐心才能成功。可週顯煬顯然沒有這種東西,用了幾日發現效果不佳後便棄了,直接轉用最為簡單粗暴的武力鎮壓。
雖然手段不同,但最終的結果卻相差不大,都暫時穩住了民心。可是,疫病一日不解,百姓便一日難安,終有一日會爆發更大的民亂。
所幸,在這場民亂爆發前,蘇若清疫病的解了。
此訊息一經傳出,立刻在各地引起轟動。所有人都像看到了救命稻草般、重新燃起了希望。
……
十日後,疫病解,江州局勢一片大好。
而蘇若清自痊癒後便著手調查嚴銘謹涉及的案子,只待查清此事後便押送嚴銘謹等人回盛京治罪。
經過半個月的調查蒐集,再結合範文博等人的證詞,蘇若清已經掌握了嚴銘謹的所有罪證,只差他的一紙供詞便可返回京師。
可是,一連過了幾日,他始終沒有提出要提審嚴銘謹,也沒有要提審嚴銘謹的跡象。
所有人都不知緣由,亦不敢催促,只能默默等著。
……
平縣,府衙一屋內。
蘇若清端坐在書案前,正低頭看著案上擺放的賬簿。他的神色認真而嚴肅,薄唇緊抿,顯然正思索著什麼。
這賬簿是手下人剛呈上來的,從嚴府暗室中搜查出的。至於為何如此完整,自然是嚴銘謹從來沒有預料到自己會輸,所以根本就沒有焚燬過任何東西。
關於他為何有這種自信,蘇若清大概已經猜出了原因,所以並不為這個所擾,煩擾他的是另一件事情。
賬簿上所記,大多都能追溯,唯獨有一筆開支就像憑空消失了般,查無可查,且數額不小,甚至可以說是巨大了。
更加奇怪的是,這項開支在元豐十七年就停了。
元豐十七年……
蘇若清努力回想著那一年發生過什麼。
元豐十七年,宋辭剛回京不久,宋朝赴北境,得勝回京後封安國公,朝廷開始大肆清理叛徒。
難道這其中有什麼他忽略的事情?
蘇若清眉頭緊皺,快速思索著。
不!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時,腦海中忽然靈光一閃。
不是元豐十七年,應該是元豐十六年!
元豐十六年年末,宋辭回京後帶來了劉暢通敵叛國的罪證。
劉暢伏誅,所以元豐十七年,這項開支才會被去掉!
嚴銘謹能坐到這個位置上,朝中不可能沒有人。他還在想他背後之人是誰,會不會也參與了此事,原來是劉暢。
既是劉暢,那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想到這裡,蘇若清忽然笑了起來。他合上手中賬簿,將其壓在卷宗的最底下,然後推門走了出去,吩咐道:“立刻備馬,孤要提審嚴銘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