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婚姻觀(第1/2 頁)
之前顧沐雲還以為牛冬是個智力有問題的,其實並非如此。
只是得到訊息急匆匆趕回來,一進門看見院裡站著幾個陌生人,焦急之際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聽葉大娘說,牛冬媳婦不在家裡坐月。
牛冬跟家裡大嫂和母親吵了一架後,當時就讓人綁了擔架,要把母子倆帶去他住的山上。
那裡有房有糧有菜還能打獵,又離岳父母家不遠,他要自己照顧。
牛家自然不答應,還在家扯皮呢!
顧沐雲覺得,牛冬要帶走媳婦是對的。
雖然進山也有進山的難,比如說生病什麼的就很麻煩,但能過得舒心一點,若是再留在那些深宅裡,就快關傻了!
對這情景,幾個女人唏噓感嘆一陣才散。
顧沐雲沒有收葉大娘的兩百文,她們當穩婆也不容易,兩人在牛家耗了兩天才拿到三百文。
郎中出診是單獨費用,沒有跟穩婆混在一起拿錢的道理。
自己走時對牛老爺也說過診費,要他們有空再送來,想也不會真的不給。
當然,若是牛老爺要賴賬,自己就託人帶話討錢。
顧沐雲還沒有給人留面子的習慣。
她的所料不差,第二天一早,牛家就來人了。
站在金針堂門口的是牛冬,他來送診費。
一見到顧沐雲,牛冬就跪下磕頭,感謝她昨天救了自己媳婦的命,現在母子都很好。
他這舉動把顧沐雲嚇到了,大家都是年輕人,實在是尷尬,就連上前扶都不好下手。
還是住在金針堂的顧大伯忙把人扶起來,讓他不要這樣客氣,郎中治病救人是應該的。
牛家的事大家都不好說什麼,顧沐雲收下診費,叮囑了一些產後護理知識,牛冬都答應下來。
他要在家待三天,三天後就帶著母子一起走,這三天也是為找人分家才留的。
轉眼三天過去,葉大娘還專門來傳遞訊息,牛家鬧分家了。
父母都還活著,這家自然是分不成,但牛冬還是帶人走了。
他不怕自己守山林辛苦,但妻子在家過得連命都不保,那就沒必要再顧顏面。
牛冬小夫妻不要大院房子,只要一小片山林,住在裡面開荒種地不再回鎮上。
牛冬的娘和大嫂滿街的叫屈,說把弟媳婦當貴人一樣供著還不滿意,現在挑唆兄弟分家,不是好的。
牛家老二前面死一個媳婦,現在這個差點又死,早就是話題。
說風水的,說虐待的,反正街上說啥的都有。
顧沐雲每天都能從花堂嫂那裡聽一耳朵。
這天晚上全家十幾口人都在吃飯,花堂嫂又把聽到的話拿出來,說得興高采烈:“四妹,街上那些人都說了,要不是葉婆子來找你去扎針,恐怕是生不出來,得一屍兩命,都說以後再有什麼事還得請你去。”
她可是知道的,牛冬給的診費是五百文。
小姑子走這一趟夠自家男人在碼頭扛半月的麻袋,真是眼饞死她了。
說著花堂嫂又嘆息:“可惜你現在還是姑娘,這沒成親走哪裡不方便,趕緊找個人嫁了吧!”
她話一落,大伯母就瞪過來:“你說什麼渾話,四丫頭的親事誰也不許胡說。
我給你們幾個先說在前頭,以後誰再給說我些不著調的事,我就啐她一臉。”
這話是有原因的,顧沐雲回關口鎮開金針堂已經大半年,她雖然說要守孝,不談婚事,可早就有人惦記上了。
剛開始還只是心裡想著,可從過年後,金針堂的名氣響亮,生意興隆,就有人耐不住性子跑到顧家西院去探口風。
伯父伯母都以四丫頭要守孝為由拒絕,可架不住人多嘴雜,花堂嫂幾個人也被纏上,聽得多了,這話不經腦子就出來了。
花堂嫂被婆婆當面訓斥,心裡不服:“娘,我又不是傻的,只是自家人我才這樣說的。
四妹現在是有孝在身,至少也是三年孝期守完,現在肯定不會嫁人。
只是說,要是有合適的不妨先看著,有幾年時間,我們也能評出一個好壞來。”
她這話說得沒錯,桌上所有人都看向顧沐雲。
要說婚事的確可以早早相看著,等出孝期就是十九歲,年紀再拖就大了。
大伯母放下筷子欲言又止,顧沐雲笑了笑,看著屋裡的大伯、堂哥堂嫂們道:“我的婚事必須孝期等結束再提,現在說就是在欺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