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中醫外科(第1/2 頁)
金針堂的賞畫宴匆忙就結束了,菜品不多,剩下的卻不少,有好幾桌的葷菜都沒有動過。
吃過酒宴重頭戲才開始,那圖就這樣放著,不解說裡面是什麼,沒幾人能看懂。
在眾目睽睽之下,顧沐雲拿著一根臨時削出來的竹片當教具。
圖紙已經用木板掛起來,顧沐雲站在旁邊,準備開始講解。
有了之前的教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了,鎮上郎中們靠得最近,圍在圖畫周圍。
第二層是關五爺他們,蔡吉旁邊跟著顧硯山,兩人關係不錯。
李員外那些雅人就坐在堂中喝茶,不看圖,能聽到聲音就行,表示“我曾經來過”。
郎中們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有人只側目而視,沉默著旁聽。
有人就表情豐富了,言語隱晦中是自己曾經解過屍。
民間有傳,學道者是夜居廢棄的墓穴中背卦文經書,學醫者要半夜解屍。
不過這種事都不往外傳,也無人願意承認。
這時候顧沐雲拿出詳細的解剖圖,還真的是開了先例。
有過幾次講解,現在人雖然多,顧沐雲也不慌,只把內臟位置和功能細細說了。
關五爺幾人目光綠嗖嗖的,只在那圖畫的心、肝、脾位置轉悠。
因為顧沐雲說了,這些地方受傷基本無救。
只需要一次重擊就會讓脾臟破裂而死,外表無傷。
嘖嘖,這不就是內家高手才能做到的事嗎?
而面積最大的肚腹,腸子斷了還能接上,接上還能活。
內容淺顯,一個時辰就講完,有人幽幽道:“開腹接腸,這些醫術恐怕尚醫局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莫非顧姑娘就會?”
所有人立即看向顧沐雲,就好像她可以接腸。
顧沐雲道:“大家實在高看我了,我就只會說,不會做的。
各位看過這圖,以後再遇患者內傷,就能推測出什麼地方出血,你們治療可以有更明確的目標。”
鎮上幾個外科郎中連連點頭,他們看得有些貪婪,眼睛都恨不得落在紙上:“這就一目瞭然,若是能收藏一幅就好了。”
此圖難得,他們還是沒有說出要一張,或者買一張的話。
嚴風舟已經在酒桌上說了,以後圖畫會放在杏林堂,誰要想學習觀摹,就請到杏林堂去,杏林堂歡迎大家一起研習醫技。
這就是妥妥的拿捏。
如果圖在金針堂,那些郎中說不定還能想辦法“借走”,丟失毀壞都是有可能的,畢竟顧沐雲一個小姑娘,拿他們也沒有辦法。
圖落在杏林堂,那就沒其他辦法了,只能彎腰相求。
顧沐雲覺得這樣也好,這圖她能畫一幅,就能畫第二幅。
以後的圖不用再公開,水萍金水等顧家人可以留著自用。
現在把風頭放在杏林堂,自己就少了麻煩。
有這圖後,牟老郎中說過會研究瘍科,杏林堂的楊師兄更要開其他手術。
於是顧沐雲把一些基本消毒措施也說了。
其實中國古代的外科手術很早就有,比如華佗有麻沸散,可以破腹開顱。
從古至今的閹豬、閹雞技術非常成熟,就可以知道古人的醫術不差。
在南朝歷史學家裴駰著《史記集解》就有一條剖腹產記錄:公元224年,當時的皇帝是魏文帝曹丕,汝南人屈雍的妻子產子時,“從右胳下水腹上出”,這就是“剖腹產”。
據說,產婦剖腹產後,“平和自若,數月創合,母子無恙。”
剖腹產早就有的,只是限於醫術參差不齊,醫德更是沒有規範。
如果此例一開,對社會地位低下,有生育風險的產婦來說,並無好處。
因為很多家庭會在危險時直接選擇棄母保子,所以這手術沒有真正用過。
好醫術是有的,但只為權貴服務。
像關口鎮這樣的鄉下土郎中,一輩子連解剖圖都沒有見過,只會接骨割瘡。
顧沐雲不是外科手術室醫生,知道的都是基礎知識。
一場別開生面的賞圖會就在各種議論中結束。
顧硯山站在院門口一批一批送著客,笑容滿面,熱情洋溢,比酒樓的夥計還要周道:“各位慢走!”
他實在是太高興了,忙一天還絲毫不累。
解剖圖的出現,在關口鎮沒有引起風波,李員外等人是絕口不提此事,只有郎中們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