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名聲(第1/2 頁)
天亮剛時,關口鎮碼頭附近的順河街這邊所有人知道一個訊息,那就是昨天差點烤熟的酒樓學徒醒了。
“你聽說沒有,那小學徒在杏林堂醒了?”
“哎呀,恭喜恭喜,牟老郎中的醫術更高了,這可是我們關口鎮的幸事啊!”那人說得開心,對著周圍人拱手行禮開始相互恭喜。
旁人開始糾錯:“聽說不是牟老郎中救的,是顧家自己的郎中,好像還是女子。”
那人不信:“自己家有郎中,怎麼可能還送到杏林堂來,你這就是胡說八道。”
“哎,真的,顧家人還在杏林堂呢,顧家自己還有醫館,叫什麼金針堂。”
“金針堂……怎麼沒有在街上看到過?醫館開在哪條街?”
這下是聞迅趕來的馬船工回答的:“就在大石梯上許家宅子,石上居,石上居你們總該記得吧!我還在那裡扎過針。”
大家當然都記得石上居,於是幾個閒人就將馬船工圍住,聽他說自己肩膀疼,結果顧郎中用鼻屎大的艾柱燒手,只用兩次肩膀就好了。
“嘖嘖嘖,這顧家還真有郎中了!”
這些人在議論金針堂,杏林堂裡面,牟老郎中坐在中堂慢慢品茶,臉色有些不好看。
昨天晚上他熬了半夜,此時這臉色分不清是困的還是氣的,黑沉沉沒有一絲笑意,就連兩條長壽眉都耷拉下來了。
在他面前站著兩個中年男子,是他兩個大弟子,也是杏林堂的郎中。
而牟老郎中身後站著趙平,這偏寵是格外明顯。
老郎中看著那兩人,緩緩沉聲道:“昨天晚上顧家把人從閻王殿拉回來,我親口答應留下調理,你們若是為了那些言論將人送走,杏林堂的信譽就不要了!”
牟老郎中的大弟子姓嚴,叫嚴風舟,醫術不是很出眾,但擅長經營,醫館如今名利雙收,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功勞。
此時雖然師傅生氣,他還是仗著自己深得師傅信任,把自己的擔憂說出來:“師傅,現在外面都說那小針醫的醫術比我們杏林堂強,要是還留人在這,我們費心費力調治病人,可好名聲全被顧家得了,她這是踩著我們杏林堂的臉往上走啊!”
牟老郎中把手中茶碗往桌上重重一擱,看著自己大弟子語氣沉重道:“你可知道杏林堂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想來你也應該知道,當年我從師五年出師,在關口鎮開了一家小醫館。
沒有師傅在旁邊指點,得自己一點點摸索著來,會有多少疑難雜症,多少糾紛挫折。
遇到有問題只能自己徹夜翻找醫書,尋找應對之法,幾十年中遍訪各處郎中草醫,只望能多窺得一絲醫理絕技。”
“可你們呢?從醫二十年,把心思都放在經營之道上,鼠目寸光,只盯著那點蠅頭小利,忘了自己的本份。
現在難得的病案送到眼前,那可是尚醫局的秘術,能一天天看著患者調方拿藥,診脈問體,這是花多少銀子都學不來的東西,你們還想往外推,愚不可及!”
兩個郎中被師傅罵得灰頭土臉,也知道師傅從一個普通郎中興建起杏林堂,成為關口鎮周邊幾十裡最大的醫館,每天都是在學習之中,也痛恨不求上進之人。
此時兩人不敢再頂嘴,趕緊跪下:“師傅,徒弟錯了!”
牟老郎中擺擺手:“算了,你們也是為了醫館名聲著想,人到中年,擁有的多了,所謀就多,這也怪不得你們。”
“至於你們擔心顧家那女子會踩杏林堂,大可不必這樣想。
因為人的記憶都短,只要時間一長,世人只知道是杏林堂救治危重,誰又記得當時施救的真正郎中是誰。”
杏林堂能有今日,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
牟老郎中年輕時就經常邀請其他郎中來這裡雲遊坐館,等自己的弟子開始坐堂才沒有邀人了。
大部分患者不記得來過什麼郎中,只知道是在杏林堂看病。
師傅說的道理他們都懂,只是很久沒有人踩過杏林堂有些不習慣。
大弟子嚴風舟目光落在趙平身上,說到底還得自己強才行:“小師弟聰慧,又有師傅天天帶在身邊悉心調教,將來必定能夠成為我們杏林堂的門柱子。”
小師弟越是有名,杏林堂能掙的錢就更多,他這個主事自然是開心的。
此時他看趙平的眼神都跟看招財貓似的。
說起趙平,牟老郎中臉上終於露出笑容:“昨天你師弟在旁邊看著那個顧姑娘扎針,雖然沒有學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