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青木村白家(第1/2 頁)
大堂姐嫁到白家是顧廷柏選的,自然有一定道理。
青木村是一個大村,人口上千,不僅有一個小小的集市,還有各種店鋪。
白家在青木村是一個大姓,白里正在村裡很有威望。
不光是田地多僱人幹活,自家又開著私塾。
另外秀雲堂姐是管家大媳婦,還把孃家做米花糖的手藝帶過來,開了雜貨鋪子,所以她平時沒時間回孃家。
冬天黑得快,顧沐雲一行人到青木村時,小街上已經掛起燈籠。
白家門口此時還有人進出,得知顧家來了五人,往裡一傳,白家立即就喧鬧起來。
這是一座大家族的院子,大堂姐秀雲一路哭著奔到大門口,邊跑邊喊:“娘,娘!”
一見到大伯母,母女立即抱頭痛哭。
白家其他人也過來迎接,烏泱泱一大群,也是十幾二十口人。
除去白里正和大姐夫,其他人顧沐雲不認識,只能跟在大伯母旁邊跟人傻笑。
好在有水荷和樂水一起,大小三個人都是懵懵的,讓叫啥就是啥。
喊了一圈誰誰誰,終於吃上飯,再到房間休息,門一關,顧沐雲繃了幾個時辰的背就駝了。
她把衣服隨便一丟就直挺挺倒在床上,跟她一起睡的水荷撿起衣服掛好,又從桌上倒好一碗水:“小姑,你喝水!”
在金針堂待幾個月,水荷知道顧沐雲的習慣,睡前要喝幾口水。
顧沐雲臉撲在被子裡,擺擺手,悶聲道:“不用,這裡不是自己家,喝水晚上去茅房麻煩。”
水荷乖巧放下碗,坐在旁邊。
她不累,但初到陌生人家裡吃飯,還有那麼多陌生人,這可跟在金針堂時不同,她心裡緊張害怕。
顧沐雲翻身坐起,看著眼前還不到十歲的小姑娘道:“水荷,你還記得你的姑姑嗎?”
大姐秀雲是老大的女兒,自己是老三的女兒,只有二姐靜雲和三姐麗雲才是水荷的親姑姑。
水荷點點頭:“記得一些,二姑姑眉間有一顆痣。三姑姑頭髮很多,在頭上盤著很大的髮髻,笑起來眼睛彎彎的。”
她其實也記不住了,兩個姑姑已經四年沒有回過西院,那時候她也只有五歲多,還是聽花伯孃和水萍姐說的。
顧沐雲沒有再問,掀開被子對水荷道:“別想了睡覺吧,明天應該就可以見到你姑姑。”
今天顧家人是在大堂姐這裡吃住的,白里正很客氣,白姐夫也很隨和。
白家兄弟幾個,大堂姐是嫂子,那些妯娌都很歡喜,反正其樂融融、賓至如歸。
但直到顧沐雲睡覺,同在一村的二姐三姐都沒有過來。
大姐秀雲幫忙解釋過:“你二姐和二姐夫出門做生意,不在家。
你三姐婆婆身體不好,晚上走不開,等明天再來。”
一夜過去,早上大姐秀雲來敲門:“四妹,水荷,你們醒了嗎?前堂已經開飯了!”
白家沒有分家,兄弟四個再加上各家孩子,二十多口人都要一起吃飯。
顧沐雲扒開被子看看才矇矇亮的窗戶,眯起睡意未消的眼睛回了一聲:“醒了,大姐,我這就出來!”
聽到門口沒有動靜,顧沐雲往被窩裡又縮回去,推推身旁睡得正香的水荷:“水荷,你大姑喊吃飯了!”
水荷騰的一下就坐起來,閉著眼睛喃喃:“大姑!走親戚!吃飯!”
“噗嗤!”顧沐雲頓時瞌睡都笑沒了。
這丫頭被昨天一屋陌生人嚇蒙,晚上睡覺說夢話都是“走親戚”。
白家吃飯講究“食不言”,飯堂裡只聽到碗筷響。
跟著大家吃過早飯,白里正對顧家人道:“本來應該讓你們歇幾天,只是臨著年節,趁著這幾天放晴山路好走,我們這就先去看山林,回來再跟親家好好喝酒。”
“顧姑娘,這事該我們長輩的操心,但你是主家,還是看過才行。”
這事在關口鎮已經說好的,顧沐雲要自己來決定,白里正就不用再彎彎繞繞的客氣。
顧大伯點頭道:“親家公想得周到,四丫頭專門來看的,不合適再另選一處。”
換成普通姑娘,這事顧大伯說了算,可顧沐雲自從回到關口鎮就事事做主,挑選墳地的事更是她說了算。
於是,白里正帶上看風水的大師,還有顧大伯、顧沐雲出發去事先看好的幾處山林。
等顧沐雲一走,白家裡外頓時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