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秦兵小將 > 第7章 山野鄉村

第7章 山野鄉村(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

張遨便已經起床了,轉頭一看身邊老爹的位置已經空了。

起床在屋裡轉悠了一圈,發現老爹不在,看來老爹天不亮便出發進山了。

進了廚房找了些吃的,便開門進入了小院。

圍牆是竹子紮成的籬笆,圍成四四方方的一圈做出來的,院子並不大,卻打掃的很乾淨。

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此時已經注滿了水。

其實村中並無水井,用水時需要從幾里外的鄰村村口才能打到水,可即便如此,也是好幾個村子共用一口水井。

秦嶺多山,可用的水井很少,聽老爹說以前鄰村跟本村為了用水問題還發生過大規模械鬥。

後來衛鞅親自帶兵鎮壓,凡是參與械鬥者,一律誅殺!

一聲令下,數百人頭,瞬間落地!

鮮血染紅了那塊窪地。

未動刑之前,雖有族老帶領全族求情,可是衛鞅不為所動,仍然決意用重刑以求法令速成。

為立新法可謂殺伐果敢,但數百人命瞬間消失,也確實稱得上是刻薄寡恩!

事後衛鞅將處決私鬥者的那條窪地,命名為:示恥溝。

意為:展示罪責,引以為恥。於是周邊郡縣皆以私鬥為恥。

水缸旁邊是一張簡易的石桌和四個石凳,是老爹和村裡幾個要好的青壯從山上挑的石頭鑿了幾天,簡單的修飾做成的。

如果不是娘和大哥他們先後離去,一家四口坐在桌前倒也其樂融融。

石桌後面便是三間土屋,整體通透,中間並沒有任何隔間。

中間的這間叫做堂屋,一般用於老爹會客,說是會客其實就是老爹跟幾個要好的同村好友聊天喝酒吹牛的地方。

左邊那間空著,老爹堆放了糧食,平常箭矢和長弓也掛在左間牆上。

右間是臥室,有一間不算大的床,張遨從小便和老爹住在這個房間。

三間土房的左邊同樣是泥土做的一間廚房,老爹用碎石頭和泥巴做了灶臺和煙囪。

廚房的後邊是一塊菜地,春天時萬物繁衍,老爹並不會上山打獵。便在廚房門口開墾一塊空地,種了一些野菜。

張遨家沒有土地,這個年代土地兼併嚴重,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士族大族手裡,平民很少會兒有土地。

只能在自己家院子裡種一些菜吃,村裡的婦女孩子也會在春夏季去山上挖些野菜充飢。

土房的右邊是一間很小的旱廁,面積只有一張桌子大小,不過也夠父子二人用了。

雖然不大。但這就已經很好了,村子裡很多人家廁所也沒有,直接去後山解決問題。

就這個還是老爹不辭勞苦自己建造和維護的。

沒辦法,衛鞅第一次變法並沒有做深入徹底的改革,大部分人家的宅子都是祖傳的,或是無主荒地,而宅地也是大多掌握在士族手中。

堂屋的正前方是一塊空地,放了兩支義字型竹竿架子,中間搭了一根竹子當做晾衣杆,平常曬些衣服,被子。

昨日張遨把蓖麻砍了便放在廚房邊的空地上去一下水氣,今日便應該做些簡單的處理了。

先是把蓖麻桿子去掉葉子,然後把杆骨折斷取皮。

一條一條剝出來整理好放在腿上,這個過程中需要小心一些,不能把皮扯斷。

皮取好之後打成捆,放入盆中浸泡兩個時辰。

然後拿刮刀劃去青皮,只留下纖維組織,這個過程叫做去青。

再然後打成捆放在竹竿上晾曬,待曬乾了才能搓麻。

如今雖入了秋,但西南乾旱,如果天好,不出兩天便能曬乾。

好在前世張遨出身窮苦之家,小時候幫助奶奶紡過麻線,故而知道製作方法。

麻線晾上已近中午,張遨便拎著一袋黍米出了門,按記憶中的路線前往村長家。

車氏村背山而建,左側有一條河,右側是一條山脈,只有村口小路可以進出村子。

春秋時曾有陰陽家大賢遊學到此斷言過,此地環山抱水,龍虎齊聚,後百二十年王與將在此聚首,建不世之功,傳千年佳話!

從此族長便不許村民隨意砍伐村中樹木和動土挖渠之類,怕破了風水格局。

這種話對於作為從二十一世紀而來的張遨,是不信的。

什麼祭祀鬼神,風水命理都是古代當權者用以愚民的手段罷了,若真的有一位無所不能的大神統御天下萬民,百姓又怎麼會

目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