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狗狗的聽力(第1/2 頁)
康強不急不慢的喝了口水,又接著說道:“現代有多個研究都表明嗒嘴音其實在人類發音器官發出的聲音中非常突出,具有突出的感知顯著性。
也就是特徵比較明顯,更容易被聽到和被注意到,所以嘬嘬嘬能召喚小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此。
另外嗒嘴音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能量強,美國著名的語音學家彼得·賴福吉和伊恩·麥迪森曾指出,嗒嘴音可能是人類語言中最顯著的子音,是最容易識別和在感知上最突出的音類,其能量非常強。
根據研究發現,嗒嘴音的能量峰值可以比相鄰出現的母音高出6分貝以上,所以這使得嗒嘴音的響度至少比相鄰母音大至少兩倍。
而嗒嘴音的另一項突出的聲學特性就是它們音強的較高穩定性。
一般語聲的音強都可以透過氣流強弱的調節,然後在很大範圍內發生變化,而嗒嘴音的音強可調節幅度要小得多。
因為嗒嘴音在發音時沒有聲帶振動,所以這使得其發聲時能量相對穩定,因而其音強變動範圍較小。
而這種穩定性對小狗很重要,因為小狗可以聽到特殊聲調的能力主要依賴於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聲音的頻率。
現代科學發現,人類能夠感知的聲音訊率大約在20hz~ hz,而狗的聽覺範圍就比人類要大上很多,他們的聽覺敏感範圍是15hz~hz。”
[給VVc:最後這個我知道,20-哈哈哈。]
[↓深褐色喜歡:好像很多動物都靠頻率接收訊號,大象,藍鯨那些也是這樣。]
康強點頭,笑道:“自然界的確很多動物靠頻率分辨東西哈,狗狗也只是其中一種罷了。
而嘬嘬嘬的聲音作為一種高頻脈衝聲,正好位於狗聽力範圍內的高頻區域,所以能在狗的聽覺系統中引起強烈的共鳴。
另外大家應該也知道,狗的聽覺是十分靈敏的,一般來說聽力是人類的16倍,所以人類正常來說不容易聽到6米之外的低音,而狗卻能夠聽到24米外的低音。
同時狗的聽力音域很寬,在音量足夠大時,狗能夠聽到頻率很低或者很高的聲音,且能分辨清楚半徑1000米以內的各種聲音。
所以有時候即便我們離狗狗很遠,它們也能聽到我們嘬嘬嘬的召喚。”
[多喝水寶寶:所以有時候我隔很遠朝我家狗喊一聲就直接跑過來了(捂臉)]
[點選多喝水:很多影片都是這樣啊,隔大老遠叫一聲,然後狗就跑過來了。]
[該上班上班:修狗修狗,可可愛愛的修狗啊~]
康強哂然一笑,又是抓了一把狗頭才繼續說下去。
“根據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馬清華在《語言科學》一書上所發表的《論嘆詞形義關係的原始性》一文,其中說到喚狗的嗒嘴音其實是模仿狗感興趣的進食聲音,而人們透過再現狗狗舔舐、咀嚼的聲音來表達對它的召喚。
大概意思就是,透過模仿狗狗進食的聲音來呼喚它,在狗狗看來那就是你手裡有好吃的,所以在收到指令後,狗子自然就迫不及待地朝你跑來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嘬嘬嘬能建立你和狗狗之間的情感聯結。
因為嗒嘴音的基本功能被認為是在表達某種情感和態度,而其中就包含表示積極意義的鼓勵、稱讚或感慨。
所以人們對小狗發出嘬嘬嘬時通常是表示友好親近的,小狗聽後會感到安心和信任,無論是小狗歡快地跑過來還是搖動尾巴都是對嘬嘬嘬的熱情回應。
一般等到小狗跑過來後,人們都會進行撫摸和投餵,而這就將嗒嘴和關懷結合到了一起,長此以往小狗在聽到嘬嘬嘬的聲音之後就形成了條件反射,都會義無反顧地向你奔赴而來。
這就像巴甫洛夫的狗,只不過人們是讓小狗建立了“嘬嘬嘬=人類要投餵或撫摸我”的聯結。
其實不止是嘬嘬嘬,小狗對類似連續短促的聲音也很敏感,比如口哨音。
有的國家也不使用嘬嘬嘬,但是也會使用其他類似“ber ber ber”的嗒嘴音來召喚小狗,目的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迅速吸引小狗的注意力。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的狗就對嘬嘬嘬無動於衷,而大家對這種情況也不用太過於疑惑,或許人家就是單純地不想理你。”
[孩子八點半:哈哈哈,最後一句主播扎心了,修狗單純的不想理你哈哈哈。]
[西漢史九十幾:笑死了,一怒之下,怒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