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峨眉之巔存浩氣 通靈之德(第1/2 頁)
峨眉之巔存浩氣
通靈之德納英才
峨眉山的雲海波濤洶湧,大氣磅礴,猶如大海波濤此起彼伏,猶如萬馬奔騰氣勢恢宏。一輪金色的太陽從雲海中漸漸探出面龐,散發出萬道金光,照耀雲海翻滾的雲氣。眼見此景似身處與南天門,又像似沉寂於極樂西方。不由得有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念想。
劉備法正一眾人等,久久不願離去,直到陽光大盛,草木露水皆幹才依依不捨轉身下山而去。法正一路與劉備談論浩然正氣歌曰: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年輕人最重要的是一股氣,有一股勇氣,最重要的是一股正氣。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漸漸的褪去了天真,增加的是厚重沉穩,而一股正氣也漸漸消逝,漸漸世俗圓滑。然而,一股正氣確實十分珍貴的,能夠讓人安心入睡,能夠讓人無愧與子孫,能夠指引著善良的方向,能夠探知感恩的真諦。
言談說笑,不覺數日已過,回到成都。晚上,夫人又與法正折騰一番,大戰幾百回合,之後兩人倒在一處,相擁欲睡。夫人對法正道:“夫君,能這樣老實陪妾身這麼長時間,妾身已經滿足了。妾身知道你志向遠大,大丈夫既然為君上臂膀,就要為君上謀大計,為天下謀安平才是。夫君切莫懈怠啊。”法正笑道:“夫人真賢內助也。”法正心裡一直關心著這事,只是此時時機尚早,法正是要等待那幾個軍團有相當實力才會前往漢中。
夫人又道:“今日有一小子名曰黃皓,有些機靈。因家中貧苦。父母要將其送入宮中當太監,正好被親身撞見,妾身當時隨身錢物不多,就勸其父母不必著急將其送入宮中。你看,明日我是否要前往他家中給些錢財。”
法正大驚,這個黃皓要是歷史上那個混賬的話,他將來罪惡可就大了。這個混賬在姜維時期十分驕橫,胡亂弄權,名聲很壞。鄧艾進蜀就要殺他,他卻花大量的錢財買通鄧艾手下,買了條命回去。這個人就對不能讓其進宮,否則禍患無窮。再回想一下漢朝宦官專權,法正都有些鬱悶了。一定要制止這些混賬事的發生。
次日法正上朝議政,出班奏曰:“陛下,臣有一惑不解,望陛下賜教。”
劉備笑道:“孝直有何問題,直說無妨。”法正躬身道:“其一,臣不解為何前秦始皇之長子扶蘇為何不明不白而死。其二,自大漢和帝之後,哪一類人權重。其三,前些年大將軍何靖為何而死。此三點臣皆有疑惑,願聖上能解微臣疑惑。”眾人皆不言,只有張飛大嚷道:“孝直,你這三點,俺老張就能給你解答,何必問我大哥。”劉備瞪了張飛一眼,張飛萎縮退下。朝堂上陷入了冰冷的靜寂,呼吸聲都可以聽得分明。
良久劉備道:“孝直洞若觀火,真乃忠臣謀國啊。有事啟奏,無事的話今日散朝。孝直,你隨朕來。朕有要與你商議正事。”法正躬身隨後。
亭子中坐定,劉備便命關索守衛不得有人靠近。劉備悠悠地對法正道:“孝直剛才所言,朕深明其意,然朕確實不知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弊病,願孝直教朕。”法正笑道:“主公可是想好了解決此事?”劉備鄭重地道:“朕已經下定決心了,為了將來,朕要立個規矩了。”
法正大喜道:“主公此事不難,宦官亂政主要有三點。第一,宦官能識文斷字,歷代詔書很多由宦官宣讀;第二,歷代皇帝年幼之時只能靠宦官幫助與外戚爭鬥;其三,宦官與帝王朝夕相處感情甚好,日漸權重。”劉備愁眉不展:“如之奈何?”法正笑道:“此事不難,第一,只要所有的宦官絕對不認識一個字;第二,立下規章,不得由後宮封其族人親戚任何官職,所有官職必須由皇帝封賜;第三,照顧皇帝起居的宦官必須三年輪轉制。如此無憂矣。”劉備皺眉道:“如何讓宦官不認識字?”法正笑道:“以後招入的宦官必須一字不識,但凡有認識十個字以上而被招入的死罪。主公可將宮中所有宦官在五年內全部替換成新招入的宦官。”劉備大喜稱善。
幾日後法正便救濟了黃皓一家,將黃皓送入步兵營中當小兵。法正也深深地吁了一口氣,看樣子法正來到三國之後還是改變了不少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