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愛是一切的根源(第1/2 頁)
秋芬他們嘰裡咕嚕說著話,從蕭赫他們面前走過去,完全把他們當作空氣,一聲招呼也沒有打。
他們走後,蕭赫問:“ 後悔照顧秋芬嗎?”
“我有點惱怒她,但並不後悔照顧她,在照顧她的日子,我是開心的,我是快樂的,我覺得我有愛從身上流出。”
“施比受有福”說的可能就是當下。倘若當初以期待、付出一定要回報考量,計較結果得失,她就不會主動照顧。
只是現在討厭秋芬。無比的討厭。“找機會一定打回去的。”她憤憤地說著。
蕭赫點頭,這才是他熟悉的若萊。
“接著往後說,剛才談到世界的本質是愛。”說完,若萊嫣然一笑,“我感覺自己很滑稽,我一直在追求真理,現在明白愛是真相,仍然無法做到愛。”
“知道和行到總有差距的。我們先知道。”他頓了頓,又說:“愛和恨是一體的,不知道恨,就不知道愛。《道德經》說過,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愛恨也是如此。”
若萊扭頭驚詫地望著蕭赫,他說出了世界的永恆的規律。
她剛上山的時候,師傅也說過類似的話,世界雖然充斥著二元對立,但實際是它們在互相轉換中。人的痛苦在於,人們只能接受自己想要的一元。
她聲音忽然低了許多,低沉地問:“蕭赫,人追求美好的、幸福的有錯嗎?”
實際她是知道答案的,人追求美好的生活無可厚非。連佛學中的一部名叫《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的經書也寫道: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 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
菩薩降世為人也是渡眾生脫離苦海的。
可世界的真相是,好壞不僅參半,還陰陽互相轉換。跟一年四季一樣。人不可能永遠陽光明媚,四季如春。
她現在迷茫了。
蕭赫搖頭反問道:“記得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論述嗎? ”
若萊點頭,她定睛看著蕭赫,她似乎又給他不一樣的視角,解開她的迷惑。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趨樂避苦,貪圖享樂,追求幸福,要求被尊重,追求價值感等等,是人的需要,也就是人的本質,都是合理的,刻在人類基因中,God就是這樣造人的。”
蕭赫對視著燦若星辰的她,又說:“只是我們沒有找到統一二元獨立的方法。我想流浪漢現在就在傳授他的心法。彆著急,慢慢來。”
若萊頻頻點頭,心中好似放下千斤重擔。輕鬆許多,她滔滔不絕說著:“之前對於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不大明白,現在完全領悟到了。”
人是社會關係的產物,大白話的意思,人是感情的動物,在關係中實現被愛與獻愛。不與人產生連結,比如與物,比如養寵物,熱愛打遊戲等等。在各種相互關係中體驗著情感。
蕭赫此時也想到馬克思說的這句話,心情大好。他一定會追到若萊的。
人不可能真的母胎單身,即便母胎單身,也可能養阿貓阿狗,與周遭人、物發生關係。
這從側面說明,缺愛的人找人愛,不缺愛的人,也會愛滿自溢,給別人愛。反正都要和周圍人發生社會關係。若萊不可能孤家寡人。
而自己又這麼優秀,這麼帥氣,若萊沒有理由找別人。
兩個人同時達到興奮的高潮,隨即落潮。
蕭赫心裡隱隱約約覺察他的潛在的情敵——流浪漢。
若萊不由得想起路露,她感嘆一聲,自己多麼幼稚,還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她,她是多麼缺愛,從小家庭離異,父母都不要她,她自然迫切地滿世界尋找愛。
“ 剛才還興奮著,現在突怎麼傷感了?”
“我想,沒有人有資格評判別人的私生活,你永遠不知道他背後的真實情況。”
若萊說出自己一度輕視男女關係混亂的人。
“但是,人還是守住底線的。”
“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如網路如說,不孝+淫亂=窮,缺德就是缺錢。明意識上,人心安理得安慰自己,有錢養小三小四,大家都這樣,哪有老天爺這回事,其實自己的良心在暗中懲罰自己,”
蕭赫怔住了,認真地看著她一眼。心想,三觀正的人是有正確的認知為前提。
她話風一轉,“現在想來,貧窮也罷,逆子也也罷,人間一切一切的苦難都是缺愛造成的。極度的匱乏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