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139章 佛有異類,名為岐山(第2/3 頁)
赦呀。”
“魔宗功法的由來,你可知道?”
宋不屈自然知道,是天書中得來的,但這又如何,魔宗是遭受天下唾棄的宗門,任何事情,都無法改變,看無名一副入了神的模樣,他忍不住告誡
道:
“無名師兄,別因為看了一些東西,就走上歧途。”
“歧途麼,你可聽說過爛柯寺長老,岐山大師?”
“師兄你想說什麼?”
無名回憶著魔宗山門之中所遇到的畫面。
那些畫面,世人對抗洪水,對抗地震,對抗火災,對抗雪災,人類總是頑強不屈的。
昊天降神輝於世間,賦予溫暖,賦予光明,讓世間萬物能順利的生長,天地之間有了流轉的氣息。
同時,昊天也降下災禍給那些不信仰昊天的人。
無名又想到了關於魔宗功法的形容,這是與道門截然相反的說法。
魔宗功法的誕生,便是納天地元氣於體內,但他們並不是為了搶奪昊天的權柄,他們是為了保全自身,對抗天地間的災難。
道門典籍裡的說天地元氣屬於昊天,是昊天撒在人間的光輝。
如果天地元氣,真的是昊天的,昊天為什麼不能完全控制。
吸納天地元氣於體內,會讓整個昊天世界的天地氣息凝固,世界毀滅,顛倒天地。
這種說法,根本不成立。
魔宗的修行者不可能無限制的吸收天地元氣,他們也會死。
甚至因為修煉魔宗功法體內構建了世界的緣故,魔宗修行者死後,會產生一些新的東西,可能是大山,可能是平原,也可能是河流。
大地荒涼,是因為魔宗修行者吸光了天地元氣麼?
根本不是,極北之地的天地元氣極為濃郁,可千里冰封的景象依舊如此。
可見,天地元氣的數量,並不影響環境。
道門一直在欺騙這個世界。
魔宗功法是從天書上得來的功法,傳承魔宗功法,自然也是傳承道門的功法。
只是,為什麼道門的功法,會被冠以魔宗二字?
無名想起了一個人,便開口道:“佛門之中有一人,他德高望重,名為岐山,他是懸空寺甚至整個修行界輩分極高的一個人,比曲尼瑪娣高,比西陵掌教的輩分也要高,除了書院,世上的所有人,估計都應該對他執弟子禮。”
宋不屈點點頭,關於岐山的故事,他從小到大聽過無數遍,這位大師可謂是佛宗的一股清流。
“我當然知道他,這老和尚活的時間足夠長,聽說已經超越了一百年,他是百年前上一任懸空寺首座的私生子,曾經與西陵掌教猜測夫子的年齡,若非他德高望重,品格高潔,估計早就被夫子一巴掌拍死了,他曾在大河咆哮江水決堤的時候,率領爛柯寺僧人帶著全部積蓄,出瓦山救人,他是一個真正的出世渡人的合上,聽說當時民聲沸騰,他在災民們心中的地位很高,在南晉地區以佛法神通,斷江整整一日,阻攔大河奔騰,讓堤壩重新修建起來,為了救人廢去了一身修為,岐山大師確實可以稱得上佛宗的一股清流。”
無名點頭,他這時候想起了魔宗的先賢,那些人似乎也是秉承著對抗自然災害,和岐山大師並無區別。
“是啊,他以一身修為保住了南晉,保住了半個南方大陸,他本來有機會邁入五境之上,因為這件事情,哪怕他重新恢復修行,卻再沒有邁入五境之上的可能。”
宋不屈撇撇嘴,他承認岐山是個濟世救人的好佛,但對於整個佛宗的厭惡,他沒有任何的變化。
“這又能如何呢,佛宗中像他這樣的人不多,都是些欺世盜名之輩。”
“是啊,岐山是佛宗的異類。”
“你是想說,千年前的光明大神官是和岐山一樣的人麼?”
無名沒有回應宋不屈的話,只是隨意的翻看著手中的書本,他是光明的使徒,是衛光明最忠誠的信徒,他曾經無數次聽過衛光明講道。
衛光明講道並不拘泥於道門的典籍,尤其是對於普通人和修行者之間的關係,曾經無數次的提起。
濟世救民,究竟該怎麼做,該如何行事,光明的典籍中有無數的記載。
其中的思想,和魔宗的思路,非常的相似。
也是在這一時刻,他開始產生質疑。
一路南行,重新回到了塊壘大陣的附近,他們遇到了墨池苑弟子。
“宋不屈,我們在這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