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冬天來了(第1/2 頁)
因為某些不可抗力,坤老三這個單純善良的孩子竟然黑化成了這副模樣。
實在是令人痛心!
這,是社會的悲哀,是時代的悲哀!
陳德在內心譴責了半天這個吃人的社會,隨後檢視起地圖。
有了坤老三這個帶路黨,坤國應該會好解決不少,其他幾國也不重要,只有乾國這一塊難啃的骨頭。
陳德到現在也沒想好怎麼對付乾國,除了撒毒外,似乎只能跟乾國硬碰硬。
好在真到了那個時候,秦國已經吞了很多地方,國力會很強盛,並不擔心碰不過乾國
前提是秦國先度過這次饑荒。
這要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了
如果老天爺鐵了心要玩死秦國,今年冬天冷一些,明年夏天再來幾次大雨,秦國就徹底廢了。
老天爺就徹底變成田文鏡的代名詞了。
現在難民們已經每天把老天爺當成田文鏡來問候了
災民們再也沒有暴動過,大家都知道人屠陳德出來了。
在陳德那裡,沒有什麼【法不責眾】,沒有什麼【情有可原】,你敢犯事我就敢弄死你
災民是因為快要活不下去了才想鬧事,【快要】是以後的事情,在陳德這鬧事就是現在的事情了。
沒人會在本來就短暫的人生路途上抄近路
其他地方的難民營都很老實,更別提京都了。
其他地方只是聽說,京都這裡每天都能看到陳德縱馬。
坤老三不,大秦第一位封號未定的異姓王所提供的物資也讓災民們的生活變好了許多,暴動的慾望也就被降低了。
冬天慢慢來了。
溫度的不斷下降,就像是災民們生命的倒計時在不斷流動。
而第一場雪就像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下雪後,每一天都有屍體從難民營裡被拖出。
凍死的人會被特殊處理後重新返回難民營之中,用他們最後的力量來幫助同胞活下去
原本屍體是直接扔掉的,後來被陳德一句【豎子安敢動我儲備糧】給罵回去了。
雖然死亡率很高,但冬天其實並不是過不去。
因為以往的冬天一樣會凍死人,對富人來說不論天氣多冷他們都凍不死。
對窮人來說,不管在家還是難民營,凍死的機率都很大
今年還好,今年很多富人對難民營捐助了不少木炭用於取暖。
這事兒跟陳德無關,是蘇雲做的。
沒有威逼脅迫,只有動之以情。
蘇雲的意思很簡單,以後肯定還要打仗,打仗需要人,反正到時候窮人都沒了就需要富人上前線,你們是覺得木炭重要還是小命重要?
如果蘇雲讓大家捐糧食,那所有人都會猶豫。
但捐木炭那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
木炭與糧食之間完全沒有可比性。
陳德穿了很多衣服,單衣當成秋衣,下面塞在單褲裡面,單褲褲腰帶扥起來再翻下去拿腰帶扎住,褲腿塞在襪子裡,再用帶子把外褲褲腿紮好。
很精緻。
不灌風不刮褲腿
今年冬天並沒有往常冷,屬於正常氣候。
正常氣候就已經足夠要了很多人的命了
陳德進入議事殿後解下厚厚的披風,感覺溫度一下就降下來了,從內侍手裡重新拿回披風披上。
他打了個冷顫,鬱悶道:“你家還沒我家熱乎呢!”
李長風正在處理政務,他頭也沒抬直接說道:“那你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陳德翻了個白眼,反思是他應該做的事情麼?
他蹲下身子把手放在地面上感受了一下:“臥槽!我說這麼冷呢?!你擱這煉體呢?!”
冬天禦寒全靠火。
老百姓是燒木炭,但是窮,可能睡一覺木炭就熄滅了,所以很多人都是在睡夢中無聲無息的死掉。
不知道到底是凍死的還是一氧化碳中毒死的,反正第二天被發現的時候人已經涼了,統一按照凍死處理就行
富人或者官宦之家同樣是燒木炭,但有專門的人續火,他們也不怕浪費木炭,而且禦寒保暖的設施也不是窮人家能比的。
反正陳德從來沒聽說哪個有錢人被凍死
宮城則又是一番景象。
宮城裡用的是“地暖”!
一條條地龍敷設在宮城,構建成了地暖管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