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奎迎娶鄰村女 喬村威名震四方(一)(第1/3 頁)
♂瀏♂覽♂器♂搜尋.{\一♂六♂八♂看♂書\}: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文
崇山峻嶺,峰巒疊嶂。
一
↙
六
↙
八
↙看
↙
書
↙新翻蓋的房屋醒目地坐落在北山腳下,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炊煙裊裊。
空晴朗,秋高氣爽,一望無際的莊稼地。白的棉花田,金色的麥浪,綠油油的藏,像整裝待發的部隊將士一樣的玉米地,還有已經收割完的一壟一壟的黃土地……
馬群、羊群、耕牛……
曬穀場南邊蓋起來一座大大的糧倉,金色的糧垛一垛一垛的,到處都看得到村民們喜悅的笑臉,喬村又是一片繁榮和諧的豐收景象。
大奎終於迎來了自己結婚的日子。這是喬村自打建立以來,第一個成長起來的孩子出門迎娶新娘的大喜日子。
這一大早,還沒有亮,大奎就穿著新郎官的衣服,帶著農社自己收割組的全組兄弟們上路迎親去了。
大奎的這段姻緣,源自兩個月前的初一。後山馬村的姑娘馬大腳,陪著父親來喬村看病,因翻山越嶺,馬大腳不心崴了腳,瘸子照顧病人,一時行走不便,正好遇到大奎獨自一個人在爬山練輕功。
大奎心地善良,見此情景,二話不,就上前把馬大腳的父親背到曬穀場,之後又返回去,把馬大腳也背到了曬穀場。
馬大腳的父親看到喬村這麼富裕,又看到大奎老實巴交,一身正氣,虎背熊腰,還有滿身功夫,自是歡喜不堪。就在議事房瞧病的時候,當時就跟喬虎這個年輕的村長許下了這門兒親事兒。
郝雲亮在一旁聽了,自是歡喜不已,作為大奎的養父和師父,又看見一旁服侍父親的嬌滴滴的馬大腳的俊模樣,自然也就毫不猶豫地就應允了。郝雲亮答應馬大腳和她的父親,忙完秋收以後,就把馬姑娘迎娶過門兒。
初一那佈置農活,郝雲亮覺得農活兒忙的差不多了,也該選個好日子給大奎完婚了,就託六婆帶著聘禮去了一趟後山馬村,上馬家去提親過話,選定了良辰吉日,準備迎娶馬大腳過門兒。
喬村到後山馬村,雖距離不算遠,但要是走官道的話,就得要繞路走,大山裡繞來繞去,大約需要走四十多里地。但要是走近道的話,只需要翻越兩座大山,大約也需要走上一個多時辰的路。
當地有個習俗,就是誰家辦喜事的時候,娶親的隊伍一定要儘可能地堂堂正正走大路,最好還得吹吹打打,而且必須把新娘在正午之前娶進門。
要趕在晌午前能把新娘迎娶進門,就必須得早早出發,所以大奎不亮就出發娶親去了。他總共帶了六名兄弟,其中五名兄弟跟自己一樣各自騎一匹駿馬,還有一位兄弟趕著馬車轎子。他們帶著六婆一起,六馬神駿,外帶一輛轎車,就這樣匆匆上路了。
大奎和六婆前腳一走,全村人可就開始忙乎上了。在村公所的大灶上要在晌午前做出全村饒飯菜,大家全部上陣,殺豬宰羊好不熱鬧。
大奎的新房也在北山腳下,那是剛剛專門蓋好的新房,單門獨院的三間大瓦房。全村的婦女們,都趕來為大奎張羅,翠兒娘和喬安娘自是喜不自勝地忙進忙出,帶著婦女們趕過來佈置喜房。
院門上早早貼上了一副婚聯,上聯是:百年恩愛雙心結;下聯是:千里姻緣一線牽;橫批是:喜結同心。
喜房設在三間瓦房的正中堂屋,裡邊側面設立了中堂,中堂正中是紅綢金字的一個大大的雙喜字,兩邊還貼著一副金字對聯。上聯是:金龍綵鳳成佳偶;下聯是:明珠碧玉結良緣;橫批是:龍鳳呈祥。中堂下邊靠牆擺著一張四方桌,桌面用一塊紅布罩著,上邊分別擺放了兩隻紅燭臺和一對兒喜結良緣的泥人,還有一隻紅色的塑膠糖果盤,裡邊裝滿零心、花生、紅棗和糖果之類,另外還有一壺酒和兩盞酒杯。桌子兩邊各有一把靠背椅,椅子也是由大紅綢罩著,上邊分別貼了一個紅色的雙喜字。
喜炕上是用一條大紅綢鋪蓋著,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的被褥分別齊整地疊在一起,按顏色冷暖色調分別隔開,倚牆擺放整齊,奼紫嫣紅地格外好看。窗戶上掛著一張紅底碎花的窗簾,空中對角拉著四條間隔掛滿著紅色福字和紅色銅錢兒的綵帶,中間懸掛著一個紅色的中國結,四面牆上也都分別張貼著一張大大的紅喜字。炕兩邊的屋頂上沿頂蓬拉了一條結著一大兩三隻繡球的大紅綢,紅綢上有鳳求荒金黃色暗底花紋,在兩邊自然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