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從逆練辟邪開始 > 第243章第二條劍道,劍與道同

第243章第二條劍道,劍與道同(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長生:從乞丐開始咒啟靈淵重生之我的玉簡有無限功法絕色逍遙小劍仙混沌幻獸決天道九境一路向上的修仙凡人破天傳詭魔劫凌雲仙緣劫林風的快樂修仙跳下十八樓我與仙女互換身體長白劍?賤宗!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請殿下斬妖仙魔與人化龍道終末的神蹟領主的貓凡人通仙錄

“你這一次的收穫委實驚人。”神書在他腦海感嘆。

“我在劍界中遍觀世間劍念,早已完成積累,此次蛻變不過是水到渠成。”

“尋道、見道、行道,這一步或可稱之為入道。”

學武之初,當以尋到自身之道為目標。不斷學習,精煉。

為“學”。

透過尋道而找到自身之道,便是見道。

是為“知”。

見道之後自然要求證,踐行,摒棄錯誤,讓己道更為準確,此為行道。

為“行”。

所以修行之路,是知行合一,失志不渝。

入道,則代表已經走通了這條道路,得入其門。

這四步,是一種開闢己道的正確方式。

而當世的絕劍境界、天劍境界、飛仙劍境,自古就已存在,記在於劍賦之上。慕應雄和無名只是這條路的繼承者、成就者而非開拓者。

“大劍師”開創了這方世界的第一門劍法,這門劍法並非純粹的劍招,而是一種以劍為念,以劍為道的修行法。

從此劍不再是一種兵器。

而是道。

他是以劍為念,以劍為道的第一人,自然也是這方世界劍道的開闢者。

天劍、絕劍、飛仙劍境,乃至世間所有的劍法境界都只是他這條劍道上的分支。

只不過天劍、絕劍、飛仙,是他這條劍道上最頂尖的三個境界。

唯有超出三界之外的劍道,才脫離了他開創的劍道。

如劍聖劍二十三,步驚雲霸劍道,斷浪火滅之劍。

不過,他們雖然領悟了超出三界之外的劍道,卻遠遠無法和大劍師開創的劍道相提並論。

畢竟大劍師開創的是劍之大道。包羅天地永珍,囊括無數種劍境,以劍演法,以劍演道。

劍聖等人之道,不過是一人之道,先天上就有一定差距。

雖說一人之道未必比劍之大道弱,但一人之道卻不能普及眾生,受益者寥寥。

此方世界原本只有一條以劍演道的劍之大道。

而林平之如今卻開闢出了第二條,劍與道同的劍之大道。

我與劍同,劍與道同,劍我如一,便是道我如一。

以自身為劍,我意即為劍意,包羅天地永珍,亦凌駕於天地永珍。

這一條劍與道同的路,吸收了大劍師以劍演法,以劍演道的道理,在立意上還要勝出不少。

以劍演道,劍還在道之下,劍與道同,立意上將劍與道放在了同等的位置。

這方世界除了超出三界之外的劍道,走的路幾乎都是大劍師以劍演法,以劍演道的路。

天劍之境,絕劍之境,飛仙劍境,乃至於無天劍境,便是這條路已知的最高成就。

林平之將己道推至入道之境,自身根本法也隨之蛻變為準確闡述這條道的劍經。

這門劍經修行法,視自身為劍,煉一股無堅不摧無物不斬的鋒芒劍力。

化自身之意為劍意,以此包羅天地永珍,凌駕萬法,世間所有的真意,劍意,只要能夠看破,都能化入自身,御使出來。

但是劍道畢竟是極致之道。

劍之鋒芒太盛,純粹的血肉之軀難以長久承載,若無功體之道相持,尋常人修行,日日都要承受萬劍穿身之痛,根本不可能堅持太久。

是以這門經文完美融合了功體體系,隨著功體不斷蛻變,會脫離血肉之軀,將自身煉成一柄至強之劍。

若是少了功體體系,又沒有蛻變肉身之法,便只有天生神人,亦或天生地養體質超凡之輩能夠習練。

數十年修行,歷經六個世界,林平之終於一朝入道。

開創出了一門能夠闡述自身之道的劍經根本法。

又借風雲世界古往今來存在過的武學,蛻變出一門包羅永珍,凌駕萬法的——無限劍決。

自身道基之力雖未有多大進步,但一身戰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簡而言之,往日他學的是法術,如今便是神通。

這時,林平之想起神書曾說他之前的體量,尚未臻至頂尖小千世界的體量。

再度蛻變,他又不免有些好奇自己如今的實力,在一個怎樣的階層?

“神書,我如今的體量在什麼層次?在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算什麼實力?”

神書沉默半晌,顯化文字道:“這麼說吧,與世界作比較的體量分化,應用於實力並不完全準

目錄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全能與生命裝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