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有人推動(第1/3 頁)
林夫人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欣慰,“寧兒與京城才女謝清去參加一個詩會。”
謝清在大興文壇上很有名,林夫人肯定林韻寧的這位良友。
她有自己的考慮,林韻寧好武還喜歡醫學,與才女謝清在一起也能增加點文雅之氣。
但陳恪卻不這麼想,才女不一定是良師益友。
他有一支少年偵查隊幫他收集名人的各類資訊,透過各種資訊的彙集和分析,他對謝清的評價是“好賭、好酒、好浪漫,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
做出這個判斷他發現謝清與那個世界的李清照很相似,而他對李清照的為人評價很一般。
李清照的詞不是他喜歡的那種型別,除了那首《夏日絕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確為千古名句,透出了強烈的愛國情懷,但可笑的是,這首詩是在她倉惶逃往江東的船上創作的。
她是女人,可以過江東,順便諷刺一下過江東的男人,這裡的含意就比較深了。
但不管怎麼說她都是一位優秀的女詞人,如果不是與她同時還有一個梁紅玉的話。
梁紅玉在後世的名氣沒有李清照大,她不會作詩填詞。
但陳恪如回到那個時代並還有一個姐妹,一定會讓她與梁紅玉交往而不是李清照。
同樣一個道理,陳恪就覺得與張出塵交往好於謝清。
張出塵是實用主義者,而謝青卻是一位浪漫主義者,為人處世還是實用些比較好。
陳恪就是這麼想的,嘴上還說了出來,“嬸孃、謝清確是才女,但才女卻未必是好的朋友。”
聽陳恪這麼說林夫人愕然,她不明白陳恪的意思,京城四大才女,謝青才是真的才女,而張出塵、薛媛和李漱玉只是為了湊數而已。
張出塵以經商出名,卻未體現出文才。
薛媛喜歡詩詞歌賦,卻沒什麼出彩的作品。
李漱玉擅長古琴,並被稱為古琴大家,但在創作方面卻沒什麼建樹。
她們三個只是比較有名,於是好事者將她們三個與謝清並列為四大才女,這樣說起來比較好聽,往往許多事就是這麼簡單。
而林夫人卻想複雜了,“陳恪是怕謝清將寧兒帶壞了?”
她有這個想法並不奇怪,陳恪有才,卻不一定想娶一個有才的女子,可能賢妻良母才是他對伴侶的要求。
而林毅之和林韻澤也有相同的想法,林毅之緩緩問道:“寧兒在京城沒有手帕之交,你覺得她跟誰交往為好?”
這句問話藏著一個陷阱,陳恪想都沒想就回道:“我與女子沒有交往,只聽說謝清好賭、好喝,從而認為不是良友而已。”
他沒跳進陷阱,於是林毅之再問:“你不是與張出塵熟悉嗎?”
林毅之問到張出塵,陳恪坦白他倆的情況,“小侄與張夫人之間只是東主與助講之間的關係。”
他與林毅之說話十分小心,而張出塵在劉太后面前說話更小心。
今天發生的事讓劉太后關注陳恪,安排薛媛帶張出塵入宮陪她共進晚餐。
席間說了一席閒話後劉太后突然問道:“出塵、你對陳恪怎麼看?”
這個問話早在張出塵意料之中,立刻輕聲說道:“啟稟太后,臣女在定軍城的城主府初次遇到陳恪,覺得此人殺伐果斷。”
“隨後被帶進定軍山加入女營,聽說了一些事,又覺得此人面冷心熱,極守規矩。”
“臣女還親眼目睹了火燒定軍山峽谷一戰,又覺得此人的運氣極好。”
張出塵避開了陳恪箭射馬師利一幕,將陳恪的謀劃納入到運氣之中,然後繼續說道:“回到京城後,高山長為他親來寒舍講情,臣女知道陳恪也來了京城。”
“當時不得不給高山長一個面子,事後安排婢女嬋兒前去聽課,想找個合適的藉口將他趕出鶴翔書院。”
“可嬋兒回來跟我說起他的講學,他對曹劌論戰的講解讓我大為新奇,於是第四天前去聽講,他講的是“‘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其見解讓臣女耳目一新。”
“這些天臣女經常去聽陳恪講學,認真總結一下,他的講學主要分兩個內容,一是讓學生們不看表面文章,而是深挖文章的背影和意義。”
“二是提倡知行合一,鼓勵學生讀書明智多條路,不要死抱著金榜題名不放,為此還編了一個小故事,名為‘孔乙己’”
張出塵有準備,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