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晴陽照行旅 > 第255章 給根蘿蔔

第255章 給根蘿蔔(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聽說陳恪遇刺,興京百姓並不意外。

他們習慣了,某人半年內被刺殺了四次,平均一個半月挨幾劍。

陳恪習慣了、刺客習慣了、大家也都習慣了。

大家不僅習慣了,還理解這個過程,刺客刺殺的很辛苦,陳恪的反刺殺也很辛苦,都培養出第一反應了。

陳恪第一反應就知道有人會刺殺他,還知道刺客會向他發射弩箭。

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陳恪的為人,他很虛心地請教刺客,應該往哪個方向躲?

據說陳恪當時拱手詢問,一副很誠懇的樣子,若不是林韻寧突然殺出來,刺客當時就會告訴他,“我要往右射箭,直學士請往左躲避。”

這副彬彬有禮的情景臆想出來,大家就要津津樂道幾個版本。

另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刺客說:“直學士準備往哪個方向躲?我就向另一個方向射箭。”

這個版本也可以有,而最不可思議的則是另一個版本,這個版本說:“眼見直學士禮賢下士,刺客痛哭流涕,當場投案自首。”

這個版本就將人性描寫的太好了,信不信就看聽者的社會經驗了。

那些閉門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文士學子應該是相信的吧?

但不管信與不信,這些版本都透出滿滿的善良,增添了節日的樂趣。

人們正在津津有味的聽著各個版本,突然傳來一則訊息,“陳恪被皇上趕出了福寧宮。”

這則訊息讓大家疑惑,“他倆不是好朋友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市井中流傳一則訊息,皇上與陳恪是莫逆之交。

大家相信這則訊息,充分體現了李禎的和藹可親。

可現在知道,這對莫逆之交翻臉了。

於是各種版本再次出現,陳恪功高震主的版本悄然出現。

這是一件挺麻煩的事,聽到這個版本的人們開始憂慮。

大興王朝好不容易出了一個能講學、能寫文作詩、還見識廣博,又能坐在帳篷裡擺籌碼,跑出帳篷就掄著長刀去拼命還能打勝仗的綜合性人才,怎麼會被皇上猜忌呢?

大家不理解,掰著手指頭計算,算來算去也沒算出陳恪為何遭忌?

他可是打完勝仗就走人,回到京城就講學,連早朝都不去的罕見人物。

他是有事掄刀就上,沒事回家待著的主,這樣一個人,哪個皇上不喜歡?

所以這個版本不成立。

所以緊急出現第二個版本,“陳恪所言觸怒了李禎。”

這個版本可以有,陳恪說話向來坦誠,對刺客都這個態度,何況對皇上了。

這個版本被確定,然後知道一件事,李禎對陳恪也不是言聽計從。

但陳恪說什麼了?

各種猜測再次出現,就是沒人想到他倆是因為女人翻臉的。

兩個高大上人物,竟因為討論女人問題而翻臉,說出去都沒人信。

這個道理人人明白,可當事人李禎不明白,他不想掩蓋兩人翻臉的事,但不會告訴別人具體原因。

而當事人李昭和張孜絕對不說具體原因。

他倆不提這事,好像李禎和陳恪的翻臉很正常似的。

兩人從福寧宮走出來,坐在押班房裡商量事務。

李昭說道:“陳恪所言極是,鼓勵百姓抓姦除惡才是上策。”

張孜遲疑地問道:“如百姓發動起來,是不是不利官府的治理?”

張孜話裡有話。

李昭聽的出來,低聲說道:“皇上明白一個道理,真正支援他的是百姓。”

“皇上不想王朝生變,百姓也不想,在這一點上,皇上與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利益一致就會一心。”

聽這話張孜疑惑地問道:“那些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想生變嗎?他們才是最大的獲利者。”

陳恪的講學影響了張孜的思維,皇親國戚、文武百官才是王朝的最大獲利者。

按這個思路,張孜一時無法轉過彎來。

李昭回道:“不是說他們想生變,而是說他們的言行是破壞王朝安定的最大因素,這種行為可能是無心的,也可能是有心的,輕則破壞一地、重則破壞一國。”

“而百姓沒這個能力,他們只求安定的生活,吃飽穿暖供孩子讀書,以求未來生活的更好。”

“只要保持這個局面,王朝的統治就會安穩,縱有外敵來犯,百姓們也會奮力抵抗,這就是利益的一致化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