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府園!(第1/2 頁)
回到家中,方正坐在那張熟悉的椅子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彷彿將多年的疲憊都吐了出來。(他環視著簡陋但溫馨的屋子,每一件物品都勾起了他童年的回憶,心中充滿了安寧,那安寧如同溫暖的陽光,灑在他的心田。)此後的日子裡,方正雖然過著平淡的生活,但他的家門卻時常被前來請教的人擠滿。(有一天,幾個年輕的學子恭敬地站在門口,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方正的敬仰,請求方正指點。)方正總是熱情地接待他們,將自己的為官心得和人生智慧傾囊相授。(方正目光溫和,聲音沉穩有力,那聲音如同山間的清泉,流淌在學子們的心間。)
方正告訴他們,路是自己選的,沒有辦法回頭,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做官只要為民著想,不管是清官還是貪官,都是好官!
幾個年輕的學子聽了方正這番話,不禁面面相覷,臉上滿是疑惑和不解。
一位學子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急切和困惑:“方大人,您說不管是清官還是貪官,只要為民著想,都是好官。這......這如何能說得通?”(學子緊皺眉頭,目光緊緊盯著方正,那目光中充滿了對真理的追求和對疑惑的不解,急切地等待著答案。)
方正輕輕嘆了口氣,目光深邃而悠遠,彷彿陷入了回憶之中。(他緩緩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那景色如同一幅古老的畫卷,勾起了他無數的思緒。)“孩子們,為官之道,複雜而艱難。所謂貪官,若能將貪來之財用於百姓之福祉,解民之困厄,雖其手段不當,但其心尚有為民之意。”
另一位學子忍不住插話道:“大人,可貪汙受賄終究是違法亂紀之事,如何能稱之為好官?”(學子的聲音提高了幾分,臉上滿是憤憤不平之色,那憤怒如同燃燒的火焰,顯示出他內心的正直與堅定。)
方正轉過身來,看著學子們,神情嚴肅而莊重:“為官者,首要在於心。若心向百姓,即便一時行差踏錯,若能迷途知返,將功補過,為百姓謀得實實在在的利益,也並非無可救藥。然而,這絕非為貪汙之舉開脫,只是說,評判一官之好壞,不能僅僅看其手段,更要看其最終是否造福於民。”
學子們陷入了沉思,片刻後,又有一人問道:“那大人,您一生清廉,從未有過絲毫貪念,又如何看待您自己的為官之路呢?”(學子目光中充滿了敬仰和好奇,那眼神彷彿在探尋著一座精神的寶藏。)
方正微微一笑,目光堅定而清澈:“吾一生堅守清廉,只為心中那桿秤。吾以為,為官者,當以清正廉潔為本,以身作則,方能引領風氣之正。貪之一字,一旦沾染,便如陷入泥潭,難以自拔。唯有清廉,才能真正做到公正無私,為百姓謀長遠之福。”
學子們聽了,恍然大悟,紛紛點頭,對方正的教誨銘記於心。(他們站起身來,向方正深深鞠了一躬,那一躬飽含著對方正的尊敬與感激。)
在這寧靜的鄉村,方正的話語如同明燈,照亮了學子們前行的道路,也在這片土地上播下了希望與正義的種子。
自那日與學子們交談過後,方正獨自在家中,一時間竟有些無所事事。屋內的寂靜彷彿一張無形的網,將他緊緊包裹。他在屋內來回踱步,腳下的木板發出輕微的嘎吱聲,像是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方正站在堂屋中央,眉頭微皺,猶如兩道糾結在一起的繩索,喃喃自語道)“這突然閒下來,倒真不知該做些什麼了。”那聲音在空蕩蕩的房間裡迴盪,帶著一絲迷茫和無奈。
思來想去,方正決定打掃好久不住的府園衛生和那已經落灰的書房。這個決定彷彿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給他帶來了一絲目標和動力。
說幹就幹,方正先找來一塊破舊的抹布,那抹布的邊緣已經磨損,顏色也不再鮮豔。他懷揣著決心,走進府園。府園裡,雜草叢生,宛如一片無人打理的荒野。那些雜草肆意生長,相互交織,彷彿在爭奪著每一寸土地。落葉滿地,像是一層厚厚的金色地毯。(方正彎下腰,費力地拔起一根雜草,他的身體微微顫抖,額頭上很快就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那汗珠在陽光下閃爍著,如同珍珠般晶瑩。)他仔細地清理著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一片落葉,不遺漏一根雜草。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彷彿在進行一場與荒蕪的戰鬥。(一陣微風吹過,揚起他的衣角,那衣角在風中飄動,他卻渾然不覺,依舊專注地清掃著。他的雙手沾滿了泥土,卻毫不在意,彷彿這泥土是他與這片土地重新建立聯絡的紐帶。)
打掃完府園,方正的衣衫已被汗水溼透,但他沒有片刻停歇,又馬不停蹄地走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