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完結中(第2/3 頁)
大包小包的去溫家老宅去看老太太去了。
溫家老宅離得並不遠,兩人騎了半個小時的車,不一會兒車就到了。
溫家老太太和王清蘭早就在門口盼著,看到他倆笑得合不攏嘴。
進了屋,時念將帶來的東西一一拿出,她還給溫老太太和王清蘭做了一套睡衣,老太太直誇時念心靈手巧。
溫如景陪著老太太聊天,時念則鑽進廚房幫忙做飯,和王清蘭。
廚房裡熱氣騰騰,但時念心裡卻滿是溫馨。
飯桌上,老太太拉著時念的手說:“你們倆可得好好過日子,早點給我生個大胖孫子。”
時念臉一下子紅透了,溫如景笑著應道:“奶奶,我們努力著呢。”
下午,溫如景帶著時念在老宅四處轉轉。
後院的池塘裡荷花盛開,荷葉田田。
溫如景摘了一片荷葉蓋在時念頭上,打趣說像個鄉間丫頭。時念佯裝生氣去追打他,笑聲迴盪在老宅之中。
太陽西斜,兩人告別老太太踏上歸途。腳踏車上,時念靠著溫如景睡著了,嘴角還掛著淺笑。
溫如景看著她,眼神裡滿是寵溺,心想這大概就是幸福的模樣吧。
第二天,一早,時念就讓溫如景去買一些筆和紙給東市的劉虎子和狗拴郵寄過去。
當然,考慮到兩人家裡條件也不好,時念也給兩人一人做了一套衣服。
這兩個孩子聽溫如景說腦瓜子很聰明,學習也很認真。
時念決對幫一下這兩個小蘿蔔頭。
希望他們好好學習,早日走出大山,將來有個好的歸宿。
溫如景按照時念的吩咐,很快就把東西寄了出去。幾天後,收到東西的劉虎子和狗拴高興極了,託人寫了封信回來,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時念姐姐的期望。
時念看著信很是開心。
1978年,終於迎來了改革開放的高潮。
這一訊息讓人們又炸開了鍋。
做生意掀起了一股熱潮。
溫如景和時念商量著也要參與到這股浪潮當中。
時念眼睛一亮,她一直有著敏銳的商業頭腦。於是,他們決定開一家小小的服裝店。
時念負責設計衣服樣式,她憑藉著獨特的審美,畫出一張張精美的設計圖。
溫如景則到處尋找合適的布料供應商,並且打理店鋪的各種雜事。剛開始的時候,生意並不順利,但是他們並沒有灰心。
時念想到可以先做一批童裝免費送給周圍鄰居家的孩子們試穿。
孩子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後,就像一個個移動的小招牌。慢慢地,店裡有了人氣,不少顧客前來詢問購買。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他們擴大了店面,還僱傭了幾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幫忙製作衣服。
溫如景和時念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
他們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而且生活也變得更加富裕充實,朝著美好的未來堅定地前行著。
王清蘭一直懷揣著一個夢想——自己做生意當老闆。而時念呢,最近剛好也有這樣的想法。經過一番探討之後,兩人一拍即合,決定一起開一家火鍋店!
要說這王清蘭啊,那可是地地道道的川渝人士,對於製作美味的火鍋底料簡直就是信手拈來。她調製出來的底料味道醇厚、香氣撲鼻,讓人吃了一次就難以忘懷。
於是乎,兩家人湊到一塊兒仔細商量起來。最終大家達成一致:所有開店所需的費用由兩家平均分擔,各出一半兒就行了。這樣既公平又合理,還能減輕彼此的經濟壓力。
商議妥當之後,他們可沒有絲毫耽擱,馬不停蹄地開啟了開設火鍋店的計劃。與此同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溫志宏竟然毅然決然地辭去了他在鋼鐵廠那份穩定的工作,全心全意地加入到時念和王清蘭的隊伍當中,一同精心打理這家即將誕生的火鍋店。
由於時念經營著一家服裝店,生意頗為紅火,時常會忙碌得焦頭爛額、分身乏術,以至於她無法像預期那樣頻繁地前往火鍋店協助打理事務。
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覆商討後,最終兩家人達成了一致意見:鑑於時念無法全身心投入到火鍋店的日常運營當中,她將僅持有火鍋店百分之二十八的股份。對於這個分配方案,時念本人也表示認可和接受。畢竟這樣既能保證她繼續專注於自己心愛的服裝事業,又能以一定程度參與到火鍋店的發展之中,實現雙贏的局面。她們找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