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第179章 周瑜之死,赤膽忠心,江東忠臣(第1/2 頁)
第179章
周瑜之死,赤膽忠心,江東忠臣!
而這時,天幕之上出現變化!
周瑜在前線指揮作戰,並且身先士卒,不惜冒著生命危險。
結果他被敵人射中了右側肋骨下方,傷口很深,不得不撤退。
因為在古代,醫療條件十分落後,對於這樣的傷口,很難做到徹底清創和消毒,很容易發生感染和化膿。
周瑜作為一位大將,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來休養生息,他還要繼續參與軍事和政治的活動,
這樣就加重了他的身體負擔,使得傷口難以癒合。
在南郡之戰中中箭後傷口未徹底清創,發生感染後又無法得到有效治療,
最終發展成全身性敗血症,在準備出兵益州的途中不治而亡
天幕之上!
滔滔大河長江作為背景。
羽扇巾倫的周瑜周公瑾撫琴而坐,小喬在旁邊依靠著他,眼神之中全然是擔憂的神色。
伴隨著一曲終了,四周皆是落幕之色,一旁的童子已經垂淚哭泣,周瑜柔聲安慰著小喬。
乃嘆曰:
“深感人生之艱難,就像那不息之長河,雖有東去大海之志,卻流程緩慢,征程多艱。
然江河水總有入海之時,而人生之志,卻常常難以實現,令人抱恨終生!”
小喬慰其曰:
“將軍英才蓋世,輔佐明主,渴求統一大業卻屬鯤鵬之志。
然涓滴之水匯成江河,已屬不易,奔流向前,匯入大海之時,更會倍感自身之渺茫。”
小喬之慰可謂金石之言,足可療其體傷,醫其心痛。不負公瑾當年之言:
“日撫謠琴聽音,夜有嬌妻伴讀,此生足矣。”
雖伯牙子期,何堪羨哉?況於相如文君才子佳人之流乎。
奈何天不假年,周公早逝。
“取筆墨竹簡來!”
“將軍…周郎!”
“快!”
“是!”
周瑜強撐著病軀,奮力的撐起了身子,拼著最後一口氣,洋洋灑灑的寫下:
“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
“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
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
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
周瑜……,臨死之際,依舊不忘二分天下,定鼎中原。
寫到這裡,周瑜的字跡已經有些潦草,小喬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曾經意氣風發的周郎,卻成了這般模樣!
“周郎…”
周瑜艱難的轉過了身子,然後虛弱的說道:
“我來唸,你來寫!”
此時的周瑜連動筆也是艱難,小喬強忍著淚水接過了筆墨和竹簡,替他敘寫。
“咳咳咳…”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
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
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採,瑜死不朽矣!”
周瑜的遺書可以說是全程高能,感人至深,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對於孫權的恩愛與情義,和對他未來的期許與憂慮,
確實是在自己彌留之際寫下了最動人的肺腑之言。
一個在南方建立政權先天就弱勢,只有據有長江天險,才能與生產力更為發達的北方鼎立,最終才有可能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
這種完備和配套的軍事+政治+經濟策略明顯是周瑜和魯肅二人醞釀很久,而孫權正是他們選擇的天命之主。
現代人可能很難想象,孫權周瑜從南方建立政權,志在一統天下的目標是多麼大膽、叛逆、創新和顛覆。
正是從他們開始,長江以南防禦能力和守備作用才被發現,孫權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利用地緣優勢在南方建立起穩固政權的統治者。
是周瑜和孫權透過赤壁之戰和濡須口之戰摸索出在地理上對抗北方政權的有效方式,並被後世沿用。
而周瑜的肺腑之言,無疑給了孫權一本爭霸天下的說明書,江東版本的出師表莫過如此。
……
“喬姊,吾還想最後再聽一回丈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