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岳飛受委屈,相忍為國(第1/2 頁)
第135章
岳飛受委屈,相忍為國
在岳飛的高情商回覆下,
中興四名將的其他三位大將喜笑顏開,眾人上前簇擁著說道:
“嶽統制太謙虛了!”
韓世忠拍著岳飛的肩膀說道:
“鵬舉,你的軍功可是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不可妄自菲薄!”
張俊亦道,
“別人我不知道,鵬舉你還是擔得起陛下的稱讚,俺佩服的人不多,你算一個!”
劉光世雖然比較高傲,可面對岳飛的恭維,也忍不住讚許的說道:
“鵬舉未來可期,日後成為我大宋第一將也未可知,官家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期許鵬舉你再次建功立業!”
“對對對,朕就是這個意思!”
意識到自己說錯話的趙九妹,趕緊讚許的說道,
君臣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就這樣被岳飛化解,君臣之間一派和祥的氣息。
然而就在此時,有人驚呼道:
“你們快看天幕!”
天幕之上!
岳飛再次率領小股騎兵在滑州之南遭遇金兵,岳飛奮勇當先,又以百騎殺敗金軍。
岳飛隨劉浩部隸屬宗澤,這是他初次成為宗澤的部將。
宗澤率部眾進軍開德府,與金軍十三戰,每戰皆捷。
岳飛英勇奮戰,以軍功遷為修武郎!
靖康二年二月,岳飛隨軍轉戰曹州,他揮動雙鐧,身先士卒,直貫敵陣。
宋軍以白刃近戰打敗金軍,追奔數十里。
岳飛因功遷武翼郎。
就在這時,晴天霹靂傳來!
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應天府(河南商丘)即位,
是為宋高宗,改元建炎。
趙構雖起用了抗戰派名臣李綱為左相,但仍舊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頗為器重。
趙構採取黃潛善等避戰南遷的政策,預備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長安、襄陽、揚州等地。
岳飛宿夜未眠,輾轉反側!
在軍營之中挑燈,寫下一篇奏摺:
“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
而勤王之師日集,彼方謂吾素弱,宜乘其怠擊之。
黃潛善、汪伯彥輩不能承聖意恢復,奉車駕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
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
金戈鐵馬之聲驟起,夾雜著岳飛奮勇殺敵的場景,再有就是無數兩河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
天幕之上,簡單的交代一下靖康之恥!
金軍從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滿載著金帛、珍寶北上,
宋徽宗、宋欽宗和皇室成員、機要大臣、百工等三千餘人都做了俘虜。
這等慘狀難以溢於言表,岳飛洋洋灑灑數千言,帶著滿腔的悲憤上書趙官家。
然,下官越級上報是官場中的大忌!
書信有沒有被上奏御前,且尚未可知,不過卻有上級批覆:
“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八字批語!
有官員陰惻惻地笑道:
“來人,將岳飛被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
“岳飛?你以為你是誰,居然敢跟黃,汪兩位相公作對,你還想教唆官家,你有幾個腦袋夠砍?”
“滾!”
隨著官員的怒喝聲,岳飛被人推出軍營,他有些失神的看著汴京方向,整個人失落又失望……。
大秦。
秦始皇嬴政怒目圓睜,不敢置信的說道:
“這大宋也太屈辱了吧?不僅兩位皇帝被俘,新晉的皇帝還不敢北伐?
連戰連捷的將軍上書卻是這種下場?”
公子扶蘇也皺眉說道:
“這……,父皇,這岳飛的上官也太不是人了吧?怎能因此將其革除軍職?
這一幕讓我想起了大明的于謙,他當初也是被那個叫門天子給貶去了石灰廠!”
秦始皇嬴政聽他這麼一說,頓時想起了于謙的劇情,忍不住感慨道:
“這歷史還真是個輪迴,這大明和大宋有些相似啊,只不過大明更加剛烈,遠勝於這個軟弱的大宋!”
公子扶蘇也想起了景泰皇帝,最後只好悠悠的說道:
“父皇,我覺得岳飛將軍的下場可能…”
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