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名將到名帥的蛻變(第1/2 頁)
第137章
名將到名帥的蛻變
秦始皇嬴政表示百思不得其解。
就天幕之上那個皇帝表現出的能力,還有各方各面的論證,
這樣的大宋朝廷居然沒有滅亡,還真是蒼天眷顧啊!
公子扶蘇也有一些迷茫的說道:
“父皇,這大宋又不是不能打?為什麼這趙宋的皇帝不僅罷免那些主戰的大臣,
而且還沒有一點擔當,這樣的天子,值得華夏的百姓追隨嗎?”
秦始皇嬴政抽出了腰中的太阿劍,霸氣的宣言道:
“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鎮九州龍脈;
為我大秦,護我社稷!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
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
“轟隆隆!”
秦始皇的話,如同春雷乍響!
驚呆了扶蘇,震驚了文武百官。
不管是李斯,趙高又或者王翦等人,看到迸發出王者之勢的嬴政,無人敢直視,只能臣服。
這才是皇者,這才是祖龍,這才是天子!
公子扶蘇,心中有了答案,看著天幕之上的宋高宗趙構心生鄙夷!
心中暗道:
“若我父皇為大宋之君,區區蠻夷,休想逃出長城,定教爾等粉身碎骨,化為齏粉!”
大漢。
張飛憨憨的問道:
“大哥,什麼是女真人啊!”
關羽撇嘴答道:
“想必就是匈奴吧!或者是北方的烏桓。”
劉備:
“咱們打南蠻,曹操打烏桓,孫權打山越不都挺簡單的嗎?
不是吧,不會真有我華夏的朝代連異族打不過吧?
這不是有手就行嗎?”
諸葛亮:
“低調低調,主公,咱們還是低調點好!”
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發出了靈魂般的質問:
“不是,我大唐之後的朝代,這麼弱雞嗎?咱們一漢頂五胡的驕傲呢?”
大明。
朱元璋強忍著笑意說道:
“唉,咱真替鄂王也感到難過呀!”
終於沒有再鞭屍大明瞭,咱老朱的臉都快丟乾淨了,唉,看看前朝的事也不錯!
老朱還剽竊了李世民的名言說道: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爾等,好好學,好好看!”
李世民:我可以是原創,也可以是原告!
大宋的君臣看麻了,相顧無言。
天幕之上的場景還在繼續:
王彥選擇了在太行山上建立根據地,接連河朔地區抗金的豪傑和民間武裝,在北方點燃抗金的燎原大火。
在這個戰略上,王彥利用新鄉縣大破金軍而建立的威望,廣招北方抗金義士,組建了十幾萬的抗金軍隊。
由於這支軍隊都在面上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所以被人成為“八字軍“。
而岳飛則不同,他認為北方義軍一盤散沙,難以作為抗金的依靠,抗金的主要戰略還是要引南宋軍隊北伐。
所以他選擇了向南突圍,向駐守汴梁的東京留守宗澤靠攏的策略。
宗澤是李綱下野後大宋唯一的抗金核心,他掌控著中原一帶所有的抗金軍隊,被岳飛認為是眾望所歸。
而宗澤也是堅定的抗金大臣,他是金軍南侵過程中唯一對女真族軍隊保持不敗的大宋將領。
天幕之上,宗澤正一字一句的在教導岳飛!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岳飛就像被宗澤灌溉的那棵小樹苗,孜孜不倦的汲取著宗帥的知識,學習他關於戰爭的經驗。
岳飛感激的拱手抱拳說道:
“多謝宗帥教誨,鵬舉銘感五內!”
在宗澤麾下作戰的歲月裡,岳飛從血氣方剛的年輕將領,逐漸成長為在戰略戰術具有長遠眼光的軍隊統帥。
宗澤可以說是岳飛真正的老師,是岳飛完成從兵到帥轉換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