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各大帝王惋惜,海瑞提筆!(第1/2 頁)
第122章
各大帝王惋惜,海瑞提筆!
張居正倒下了,直到臨死之前還在拼命工作,積勞成疾。
張居正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丞相一樣,死在了五十八歲的年紀。
張居正死了,他在私德上面確實比不上諸葛丞相,可論諸葛丞相對蜀漢的貢獻,張居正對大明的貢獻讓他足以相提並論。
張居正曾顧命大臣、宰輔、帝師三位一體,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明近300年中的歷史中,
能夠與之媲美的人屈指可數。
更重要的是張居正實在是不世出的治國之能臣,
他力挽了正德朝後江河日下的頹勢,營建了萬曆初期的繁華。
他對於大明而言猶如速效救心丸。
黑白的畫面中,只剩下張居正燦爛的笑容,最後一段話外音說道:
“只有當你知道,他是一個正常人。
有正常的慾望,有自己的小算盤。
有過猶豫和掙扎,有過貪婪和汙點。
你才能明自,那個不顧一切。
頂住壓力堅持改革的張居正,
到底有多麼的偉大。
所有的英雄,都是平凡的人。
千迴百轉,千錘百煉,矢志不改,如此而已。”
大秦。
公子扶蘇一臉惋惜的看著天幕,有些是悲傷的說道:
“父皇,張先生這是累死了呀,這和諸葛先生何其相像?
他是大明朝的商鞅,我大秦缺的便是這樣的人物啊!”
秦始皇嬴政卻從天幕之上的話察覺到了不對,沉聲說道:
“唉,張先生死了,可朕總感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公子扶蘇納悶的問道:
“這又是為何?我大秦商君雖然死了,可他留下的政法一致延續至今,後人遵循不就成了嗎?”
“因為天幕上最後一句,大明亡於萬曆!”
秦始皇淡淡的開口說道。
張居正死了,劉備看了看天幕之上的張居正,又看了看諸葛丞相,感慨萬分的說道:
“軍師,這位張先生和天幕上的你何其相像,他也是為了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呀!”
諸葛孔明一怔,頓時反應過來,主公這是在說之前的天幕。
天幕上的自己魂散五丈原,而這位張先生,確實擔得起主公的稱讚!
大明朝的情況,是吏治腐敗,異族入侵,天災頻起,土地割據,朝廷軍隊廢弛,國庫空虛,一副王朝末年之景。
種種矛盾堆積,天災人禍,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邊緣。
這個時間點,張居正站了出來,以內閣首輔之職,行攝政職權,延續著這個古老王朝的壽命。
諸葛亮也忍不住嘆了一句:
“張先生千古,亮,儆之佩之!”
張飛,關羽的人也一時間無言,面對此等人物,他們也只能用讚許的眼神看著天幕之上的張先生,暗道一句佩服!
大唐。
李世民看了看天幕之上的張居正,然後又看了看自己的群臣,
即便是自己最優秀的臣子長孫無忌,又或者是房謀杜斷,亦或者是那魏徵,這些人才都好像比不上張先生。
最後他只能感嘆的說道:
“張先生大才也,以身入局,只為造福天下百姓,挽救大明於水火,不愧是大明一代名臣!”
大宋。
完顏構打了一個哈欠,看著天幕之上的張居正,他居然感到睏意襲來,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大明。
朱元璋看著這一代權臣張居正死了,之前對張居正的不滿,也逐漸隨著此人的死去而消散。
人就是這麼奇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在後悔的時候最喜歡回憶惋惜。
雖然老朱很不滿有這麼強勢的臣子,可是看著對方的回憶,看著對方對百姓的態度,在看著對方對大明的功績……還有看到對方悉心又嚴厲的教導著小皇帝,為大明朝保駕護航。
朱元璋終究是選擇了原諒和釋懷,他滿懷欣慰的說道:
“張居正,確實是一代名臣!
無愧於太師的名號,他對得起我老朱家,我老朱家也對得起他。”
馬皇后笑著說道:
“重八,之前還是一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表情,現在把人家當成自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