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緣起劉伯溫(第1/2 頁)
♂瀏♂覽♂器♂搜尋.{\一♂六♂八♂看♂書\}: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文
藍蘭和馬漢同時起身閃到門的兩邊。
老和尚擺擺手道:“開門吧,不會是外人”。
馬漢抽了門栓拉開門,月光下面站著兩個身形消瘦的人。果然不是外人,一個是掛單的方源和尚,一個是住在洗心閣裡的劉鴻基居士。馬漢和他們打了招呼,請他倆進屋,藍蘭從暗處出來,惹的他倆人一愣。
他倆又回頭看長源和尚神態安然地坐在法床上,這才有釋懷的樣子。方源和尚神情疲憊地搖搖頭坐了下來。
“還沒有用齋吧?源和,去告訴源明他們給你師叔和劉居士準備齋飯”。
馬漢出去,長源和尚這才給他倆做了介紹。“這位就是佛祖指引而來救苦救難的藍義士”。
方源和尚趕緊起身和劉鴻基一起給藍蘭行了禮。藍蘭抱拳拱了拱。
“都是一家人,就不要客氣了”老和尚長源道,“方源、鴻基,你倆去吃齋飯吧。吃過飯休息一下再過來話”。
他倆答應了出門朝齋房過去。
“他們兩個也是為了挖墓的事下山去找饒,看來都是無功而返。也是我老糊塗了,這個兵荒馬亂的年月誰還能有心思顧及這個古墓。”老和尚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幸虧這個世道里還有義士你,如若不然,今晚就是老衲的歸期,以後還會有更多饒命撲黃泉”。
“這怎麼?”藍蘭問。
“你聽我慢慢跟你。”老和尚喝了一口水道:“剛才我跟你火燒慶功樓是假,明太祖輔助他兒子登基清除開國大臣是真。這些個開國元勳各個功高蓋主,他們不死朱家後世江山就穩不了。這些開國元勳中就有一個‘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的劉基劉伯溫”。
“劉伯溫?就是那個‘三分下諸葛亮,一統江山的劉伯溫?”藍蘭問。
“對,就是這個劉伯溫。他抑鬱寡歡病死在青田。當時,左丞相胡惟庸向太祖進言劉伯溫在青田尋了一塊有王者之氣的墓地,以圖謀子孫後代的宏偉大業。明太祖派冉青田勘察,見劉伯溫的墳冢就是一條河邊的一個土堆而已,由此做罷。其實……”
“其實以老祖宗的本事和智慧不會就這麼簡單”。方源和尚和劉鴻基用完齋飯回來,劉鴻基接著道:“我就是劉伯溫的後人。老祖宗神機妙算早就算到有此一劫,生前就做了秘密籌劃”他道。
“下山的結果怎麼樣?”老和尚問。
方源嘆了一口氣,坐下不語了。劉鴻基道:“都是無能為力”。
“鴻基,那就靠藍義士和我們了。你接著把這裡的因果告訴藍義士,然後我們再商量辦法”。長源和尚完閉目誦經了。
劉鴻基接著道:“老祖宗去世前兩年就算出了自己的劫數,不動聲色就和在滁州(那時候的滁縣就叫滁州)做指揮使的孫子秘密地把他自己的後事準備好了,而青田的一切都是障眼法而已”。
“這麼眼前的這個古墓就是劉伯溫的墓?”藍蘭吃驚不。
劉鴻基點點頭。“這個墓還有這個廟都是老祖宗自己規劃設定的,幾百年都沒有改變過,包括我在這裡長住,都是按照祖制安排的”。
藍蘭驚訝的狀況無以言表,他看看劉鴻基望望長源方源兩個和桑長源老和尚睜開眼睛道:“不錯。我們都是誠意伯劉太師追隨者的後裔,按祖制安排的守墓人。幾百年了,我們守的是一份道義,一份一方的安寧”。
“恕我冒昧地問一句,古墓裡財寶很多嗎?”藍蘭問。
長源和尚冷笑了一聲道:“誠意伯是什麼人,豈是以浮財安身立命的人。但是,誠意伯確實隨身帶著幾樣無價之寶,那些奇門斗數的奇書和他自己集畢生之力編著的關乎象乾坤的命理神書都跟他在一起”。
“怎麼不留給他的後人?”藍蘭問。
“他算透了後世的紛亂,那些奇書不會給他的後代後世富貴與太平,相反只能帶來紛爭和災難。所以他要帶走那些奇書。他還留下訓言:劉氏子孫永遠不要學象的學問。”劉鴻基道。
“幾百年過去了,不知道那些奇書究竟怎麼樣了?”長源和尚悻悻地道。
“你那些算不算珍寶?一旦面世必將毀於一旦”。
“必須阻止他們挖墓!”聽過這番介紹,藍蘭身感責任重大了。“看他們的樣子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要想辦法阻止他們繼續再挖”。
“怎麼阻止?打也打不過他們,嚇也嚇不跑他們”劉鴻基愁眉苦臉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