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麻繩專挑細處斷(第1/2 頁)
王玉民老人,接著講述:
“後來,到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份,她又去了。”
“這次,又是花了一年的時間,幫我做了一雙鞋。”
“正好那一年,我也準備復員了。”
“這次她過來,一口氣就住了兩個半月。”
“到七三年的三月五號,我從前線上正式退下來,可以回家了。”
“我就跟她說,讓她先回自己孃家去,我回甘城輝縣去。”
“因為我家沒有人,房子也久經打理,破破爛爛的。”
“現在既然要回農村了,她跟著去也沒有地方住,沒有東西吃。”
“所以我打算先回去把房子收拾好,收拾好之後再給她寫信。”
“大概又過了三個月時間,我把房子好好收拾了一頓,在屋裡盤了個炕。”
“等炕幹了能躺人了,才寫信給她,讓她過來。”
“然後,她就來了。”
“過來的時候,她還懷著我們的大兒子,王俊峰。”
“去我那兒住了三個月後,她就把我們的大兒子給生了下來。”
“那個時候,我的復員費是二百四十塊錢。”
“半年時間過去之後,也花的差不多了。”
“生孩子的時候,她就沒有到醫院裡面去生。”
“而是在農村裡面,找了個二把刀的產婆,來幫她接生。”
“結果,失血過多了。”
“後來生活上也不太好。”
“營養不夠,也沒有奶給孩子。”
“奶粉不貴,但是買不到。”
“當時生下我孩子以後,我就每天走五公里山路,上山去找我姑家。”
“我姑家裡有一頭羊,我就每天過去,讓我姑姑幫忙擠一瓶羊奶。”
“這一上一下要兩三個小時。”
“我拿著奶回來,站在屋子後頭,就能聽見我孩子嗚啊嗚啊地哭。”
“趕緊過去,給孩子把奶熱著喝了。”
“喂完奶之後,我就再去給她擀些麵條吃一吃。”
“這麼過去了一個月,她身體越來越虛弱。”
“我一天天跑到外面去給孩子取奶,還要拾柴。”
“她一個人在房子裡面孤孤單單的,最後也得了這個叫精神分裂症。”
王玉民老人,用如此平淡的語氣,說出了最後的這五個字。
一下子,就讓不少正看著節目的觀眾發出了驚呼。
“我靠?不是吧?”
“看前面這段艱辛的生活,我就已經很不好受了結果怎麼還還有這種發展呢?”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選苦命人啊。”
“孕婦產後抑鬱,是很常見的事情產後的各種恢復,都會嚴重關係到女方這邊的身心健康,所以一直以來,咱們才一直有【坐月子】之說但以當年的生活水平來看,對於王玉民老先生這樣的窮苦人家來說,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嗚嗚嗚,這也太慘了,造化弄人啊。”
“哪怕是這般堅如磐石的感情,在無情的現實面前,也不堪一擊啊”
“感情與生活,終究不可兼得。”
“對啊幸福這件事本身就是個奢侈品,要是沒有足夠的條件支援,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於那個年代的農村而言,只怕是能按時吃到一日三餐,都算極大的享受了。”
“嗚嗚嗚,我這人最看不得別人過得慘了,連飯都吃不上,這也太可憐了!嗚嗚嗚嗚!”
“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真正窮過,都以為月底啃饅頭啃泡麵已經算是相當悲慘的生活了但實際上,咱們華夏解決溫飽問題,才剛剛不過幾十年啊!”
如此艱苦的歲月,讓不少觀眾心裡十分別扭。
聽著老人的講述,也是不由得頻頻皺眉。
但,老人的話,卻還沒有說完:
“因為我老伴得了精神分裂,孩子又沒有奶吃。”
“當時我實在顧不上來”
“我就抱著孩子,把她送回她冀州老家去了。”
“在那邊,有我岳父岳母幫忙照顧。”
“我就又一個人回到了輝縣。”
“武裝部的戰友為了照顧我,給我找了一個臨時工的工作。”
“當時是在輝縣農機廠的機械廠。”
“那個時候,我就終於有工作了”
大螢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