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招賢令靠的是招攬?大錯特錯!靠的是忽悠(第3/3 頁)
萬兩銀子,還有不少珠寶,腰包富裕充足,姬如雪說話也帶起了豪氣。
她也絲毫不擔心沒錢,大不了交給元毅想辦法,反正元毅總有辦法去合理抄家!
六部,御史臺等各部門,那可是還有不少的官員呢!
……
百家大會。
黎老頭下的戰書。
元毅沒有讓那些大儒,甚至都沒有讓黎諶來摻和,直接讓輿情司負責。
之後很快就刊登在了報紙上。
同時命輿情司發動輿論,三個月內把訊息擴散到天下各國。
百家大會的舉辦時間定在半年過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資訊傳遞需要時間,趕路也需要時間,畢竟是古代交通不便。
必須要把所有能想到的,全部都計算好,打出時間富餘。
不然人都沒來多少,百家大會就成了笑話了!
所幸朝堂官員的缺口也並不是太大,透過裁撤複雜官位,精簡朝堂後,朝堂的執行沒有問題。
等百家大會結束後,就能著手利用外來人才,對朝堂進行清洗。
進而進行下一步的計劃,開啟變法,對付柱國六府。
柱國六府倒是沒啥動靜,哪怕士大夫們被打的節節敗退,他們也沒有絲毫的在意。
當然他們大機率無所謂,畢竟柱國六府在靖國根深蒂固。
女帝沒有表現出絲毫要對付柱國六府的意思,他們自然也不擔心唇亡齒寒。
唯獨就是調整朝堂官員的時候,努力運作他們扶持的官員,取得一些要職。
比如擔任大理寺卿的那位,就是柱國六府扶持的官員。
內閣也得到了補充,全部都是恩科中榜的考生。
姬如雪自己精挑細選後,選擇了三個人進入內閣,擔任內閣學士的位置,還特意從朝堂吏部,選擇了兩名不受重用,但卻有能力的官員進入內閣。
內閣班底打造完成,完全沒有實權,只給建議由姬如雪蓋章。
姬如雪還在元毅的建議下,設立了政務處限制了內閣做大的可能。
有點類似於司禮監,但不同於司禮監披紅。
政務處不負責蓋章確定,只負責對接六部分配工作。
內閣負責整理各部奏書,審批,給出建議,由姬如雪來決定,然後蓋章的奏書送到政務處,由政務處對接各部執行。
決定權,建議權,行使權,簡陋版三權分立。
靖國朝堂開始有條不紊的運轉,姬如雪忙的飛起,倒是元毅輕鬆了許多。
每天都在城外天官府基地。
兵器司完全建設完成,元毅親自跑來檢查了情況,確認沒啥問題後,下令招募工匠。
但招募工匠不比招募士卒,馬上就出現了問題。
“大人,民間工匠水平參差不齊,且人數太少,兵器司一時間難以招募足夠工匠,高水平工匠更是沒有!”
被元毅安排暫時負責兵器司事宜的張自,苦著臉找到了元毅。
“靖國的工匠呢?堂堂一國高水平工匠都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