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尋找長篇連臺本戲的劇場(第1/5 頁)
錢晚秋,這位《慕錢滬劇團》藝術總監的靈魂人物,自接到那通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任務起,便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非同小可——為滬劇這一傳統藝術尋得一方璀璨舞臺,重現《牡丹亭》的絕代風華。
她深知,在這個快節奏、多元化發展的都市上海,要讓傳統戲曲煥發新生,就必須找到那個能與《牡丹亭》靈魂共鳴的劇場,讓每一位踏入劇場的觀眾,都能穿越時空,沉醉於那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裡。
“哇,好多劇場盼我們去演呢!”
這句話不僅是錢晚秋對團隊士氣的鼓舞,更是她內心真實感受的流露。從外灘邊歷史悠久的劇院,到浦東新崛起的文化地標,再到那些隱匿於弄堂深處的小劇場,每一處都留下了她匆匆的腳步和期盼的目光。她堅信,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定有一個舞臺,能完美承載《牡丹亭》的細膩情感與深厚文化底蘊。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錢晚秋走進了位於靜安寺附近的一座復古風格劇場。
這座劇場外表雖不起眼,但內部裝飾卻別有洞天,古老的木質座椅散發著淡淡的沉香,舞臺上的燈光柔和而富有層次,彷彿能瞬間將觀眾帶入另一個時空。
更重要的是,劇場的管理者對滬劇抱有極大的熱情與尊重,他們願意為《牡丹亭》的連演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從宣傳推廣到票務管理,無一不體現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
“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地方!”錢晚秋心中暗自激動。立刻與劇場方展開了深入的合作洽談,從劇目編排到舞臺設計,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力求讓這場《牡丹亭》的演出成為一次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隨著演出的臨近,訊息不脛而走,上海的文化愛好者們紛紛聞風而動,票務系統幾度癱瘓,社交媒體上關於《牡丹亭》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首演之夜,劇場內座無虛席,燈光漸暗,音樂響起,錢晚秋帶領的滬劇團以精湛的演技,將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恨情仇演繹得淋漓盡致,觀眾席上掌聲雷動,淚光閃爍。
《牡丹亭》在上海這座現代都市中綻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不僅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的目光,也讓更多海外遊客領略到了中國傳統戲曲的魅力。錢晚秋和他的團隊,用一場場精彩的演出,證明了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依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無限可能。而這一切的開始,不過是一個信念,一個走遍上海,只為尋找那個能讓《牡丹亭》綻放光彩的舞臺的信念。
慕錢滬劇團錢晚秋為尋找演出牡丹亭的長篇連臺本戲,走遍了上海灘。
說起上海文化娛樂場所的出現和發展,老劇場老影院是繞不開的話題。尋覓上海戲院能讓我們從中選出適合我滬劇演出的舞臺梳理出我們需要的脈絡。
上海老劇場老影院最初出現時的情形卻堪稱簡單甚或簡陋。許多場所可以說就是利用茶樓或學校禮堂等。
清末話劇演出時,就經常假座學校禮堂作舞臺,這樣的地方還包括美國教會辦的聖約翰書院,王培孫辦的育才學堂,還有南洋公學等。
直到1907年8月15日在春仙茶園演出新劇,這才標誌著早期滬劇首次進入正式劇場。
春仙茶園坐落在當時的大新街三馬路(湖北路漢口路)轉角。1903年由京劇武生李春來創辦。1904年8月5日首演時裝京劇《瓜種蘭因》。春仙茶園也是早期話劇主要演出場所。
1908年3月,王鐘聲和剛從日本回國的任天知合作,以通鑑學校的名義在此上演《迦茵小傳》,兩人分飾男女主角。
此劇一掃京劇痕跡,使觀眾覺得“不象戲,象真的事情”。春仙茶園在1912年改稱新桂茶園,不久受新式劇場影響,又先後易名中華舞臺和中華大戲院。
是年10月16日,孫中山先生曾在此登臺宣傳民主革命。1913年春仙茶園由江夢花、馮子和等接手,改名共和中舞臺,旋又改名共舞臺,後再改名民新劇場。
1917年由孫少安等接辦,改名亦舞臺。1924年因房基損壞嚴重而拆除,翻建後成為惠中旅館,這裡就此與戲院無干。
且說當年除受“西風東漸”影響外,隨著上海城市的發展,本土市民娛樂文化也在興起,演出及觀賞戲劇即是一個重要內容。
據《上海通史》說,“晚清上海的戲劇,由於採用了與以前不同的經營機制,所以市場迅速拓展。
這個市場的容量,要大大超過中國其他地方,包括北京在內的優秀演員,全部聚集於上海掘金。
從19世紀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