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錢彥在蓬萊劇場《演出甲午海戰》(第5/6 頁)
8月6日,陳湜奉令“募舊部勇丁數營,一俟成軍,即行北上”。
8月15日,翁同龢至友湖南巡撫吳大瀓自請帶湘勇北上助戰。8月21日,在籍布政使魏光燾奉令募劉錦棠舊部數營,即行北上。此外,清流中久負時望的疆吏李秉衡也由安徽巡撫調任山東巡撫,以參預北洋防務。
北洋海軍部分繼承了晚清軍隊落後的制度和習氣,水師後勤管理腐敗。
北洋水師建立初期,後備人才不足,所以李鴻章借材於閩,大部分的高階海軍將領均來自船政學堂,福建人為主。
但是李鴻章不希望長期如此,1879年,李鴻章正式上奏,將丁汝昌留用北洋海防,充當兵船督操,後擔任提督。
李鴻章又奏請開辦天津學堂,想逐漸 讓新生人才代替來自船政的高階將領,到1894年甲午海戰的時候,天津學堂的畢業生已經開始擔任二副、水手長等職位。
但是在這段期間內,北洋水師產生了內部矛盾。劉步蟾利用鄉情,聯合閩籍軍官,與丁汝昌明爭暗鬥,在水師中形成了閩黨,逼走了水師教習英國人琅威裡。
丁汝昌也一直試圖改變現狀,例如廣東水師的“廣甲”留在了北洋水師,丁汝昌將淮軍將領吳敬榮任命為管帶,就是想擺脫閩黨的控制。
北洋水師和北洋陸軍的關係,也不是非常融洽。駐守在威海衛和各個炮臺的守軍,基本來自山東鞏軍和綏軍,雖然在戰鬥中,他們表現出了遠高於東北八旗軍和練軍計程車氣,但是沒有配合好海軍,最終被日軍像拔釘子一樣,要塞和炮臺被挨個拔掉。
甲午戰爭時,綏軍和鞏軍由淮軍將領戴宗騫統領,戴宗騫首先是不顧丁汝昌的反對,執意組成機動隊,對數萬登陸日軍進行突擊,結果卻像飛蛾撲火,無濟於事。
其次是關於炮臺的位置和守軍人數的安排,戴宗騫和丁汝昌也意見不同,劉含芳對此評價二人關係:“彼此均有意見,遇事多不面商”。
最後則是關於龍廟嘴炮臺,日軍連續猛攻,炮臺岌岌可危,丁汝昌要求炸燬炮臺,以避免日軍佔領炮臺,攻擊港灣的北洋水師,但是戴宗騫執意反對。結果在日軍的猛攻下,守衛炮臺的山東鞏軍全部戰死,日軍佔領了炮臺,隨即用大炮猛轟北洋水師的軍艦。
隨著陸軍最後的堡壘:南幫炮臺和北幫炮臺均被日軍佔領,守衛炮臺的綏軍全部戰死。戴宗騫已成了無兵之將領,戴宗騫哀嘆:“守臺,吾職也。兵敗地失,走將焉往,吾唯有一死以報效朝廷而。”
這次丁汝昌沒有和他爭執,安排幾個水兵將其架走,一同撤入劉公島。當晚,戴宗騫自盡。至此,協同北洋水師作戰的陸軍,全軍覆沒。
戰略軍備:在整個戰爭期間,北洋水師沒有明確和日本聯合艦隊以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的戰略,未制定出戰略計劃,日本海軍則制定了明確的作戰預案,是以奪取制海權為中心的海軍制勝的方案。
從而使聯合艦隊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導致北洋水師戰略上陷於被動。
而在海軍軍備,於開戰前,日本聯合艦隊從總噸位、火炮配置、水兵數量、航速等方面,就已經全面超過了北洋水師。
如果說海軍方面,當時有少數人認識到:日本聯合艦隊實力已在北洋水師之上,但是陸軍方面,幾乎所有人,包括在清朝海關工作的英國人赫德也認為:清軍必將依靠人數優勢,在陸地上擊敗日軍。
但是那時候的戰爭,已經不是單單依靠人數來決定勝負。甲午戰爭前,清軍正規軍已經從入關時的30萬發展成了70萬,其中八旗25萬,綠營44萬。
再加上勇營(包括湘軍,淮軍,安徽毅軍,河南嵩武軍,東北練軍,湖南楚軍,山東綏軍和鞏軍),總數接近100萬,可謂是“百萬雄獅”。但是不得不說,這其中佔大部分的正規軍,是不能投入戰鬥的無用之兵。
八旗綠營,早在鴉片戰爭時期,就被英軍打得落花流水;到了太平天國運動,更是一敗塗地;到了甲午戰爭前,這支正規軍仍然保留著中古時期的戰術:射箭,長矛,大刀。八旗綠營的這種腐朽和頑固的制度,已經不能勝任當時的戰爭。
淮軍是前期投入戰爭的唯一清軍力量,其主力兵力5萬人,除去鎮守炮臺和要塞的,機動部隊僅僅2萬多人。而當時日軍投入的是7個野戰師團,兵力超過12萬。
在威海保衛戰中,登陸的日軍超過3萬人,而當時迎戰的綏軍和鞏軍卻只有7000人,大都戰死和殉國。?
夜幕低垂,蓬萊劇場外華燈初上,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