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浦江第一彎土戲臺演出滬劇《陳三五娘》(第3/6 頁)
兄弟妯娌皆忠烈,南宋末年,元兵進入泉州,大肆殺戮,陳家宅院被焚燬,陳三、五娘只能雙雙出逃。
慌亂中,五孃的一隻繡花鞋不慎落在一口井邊,陳三誤以為五娘失足落井,痛不欲生,縱身投井。
隨後,五娘發現亦投井殉情。
而在朝代變更戰亂之時,
現實生活中的陳三、五娘日子過得磕磕碰碰,因五娘終生不孕,陳三斷後。
民間傳說陳三、五娘為金童玉女轉世,本應成不了夫妻,因而不曾有後代。
他們過世後曾在地府發誓:只當榕樹倒根、鐵樹開花、麻雀“開步走”,才會再次轉世。
然而,前兩種已然世有所見,後一種卻是無人得見。因為麻雀在現實中非飛則跳,不曾有人見它們“開步走”。
另外,還有一樣傳說,陳三、五娘逃難時,五娘隨身婢女洪益春跑在前面,得保性命。
當地每年農曆正月十九,皆會舉行運使公巡境、天香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廿九,該社群百姓亦會舉辦傳統運使公佛生日。
百姓家家戶戶備豐盛菜餚,到王公宮內進行祭拜,祈求家人平安、生意興隆等,並燃放鞭炮、焚燒金紙,邀請戲班在宮前戲臺演出高甲、梨園等戲用於敬神,且宴請親朋好友。
近年,每逢佛生日,當地經常連續上演七至十天戲劇。
每年正月十九,忠順尊王巡境之時,田邊民間有著一套相應儀式。
儀式由角螺響起為始,多位田邊人穿著師公(道士)服飾,指揮百姓轎抬忠順尊王巡視全境,以達避邪、祈福之效。
出發之際在宮前的開撥儀式中,有數位乩童隨道士的禱告聲隨意舞蹈。
起舞中,哪一位跳得最高超或最為起勁,相關人員就會把一根三十多斤重三米多長的“籤銅”(音)插過那一位佔童的兩腮,兩位協助人員手拿兩根木叉由下由上幫忙支撐托起“籤銅”。
而後,乩童坐在竹製轎上,由四人抬起,一同隨尊王巡境。巡境結束後,眾人將“籤銅”撥出,用香灰將傷口覆蓋,一般傷口只需兩三天即能康復。
儀式中,另有兩位乩童上身光露,背綁竹條,另有兩人手拿兩把鐵質寶劍在他們背上一次次隨意砍伐。
當時場景,往往乩童後背血痕遍佈,血珠滴滴凝結,鮮血時而落地。
不過,由於乩童內心信仰虔誠以及無法言說的神奇之處,他們每每不覺疼痛,最後也是香灰覆蓋,輕易便得以恢復。
當然了,以上這兩樣現在只是憑憶述口口相傳,已經不可能再重現了。 除了數位乩童的神奇之外,還有著“釘樁”儀式。一般選擇七位左右田邊百姓,他們在儀式開始後,迅速跑遍當地的每一境域,每一潭池,每一地沿,每一旮旯去打木樁。
木樁往往是二十公分左右的木塊,一端平實,一端尖細,便於用錘子打進田地之中。
由於當年南臺巖屬田邊管轄,距離較遠,因而來去一趟,哪怕用奔跑、跳躍的速度也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這樣的儀式象徵著忠順尊王守護地域。
引邂逅只憑雙眼眺,
殷勤怎得兩心親。
行蹤躡盡香塵歇,
惱殺燈前月下人。
元宵邂逅
南宋末年,在現泉州洛江區河市鎮梧宅村,有一才子陳麟(字伯卿),風流倜儻,工詩善文,無意仕進,在家中排行三,人稱陳三。
而在千里之外的潮州,有一富翁,人稱黃九公,他有個女兒叫碧琚,排行第五,人稱黃五娘。五娘丰姿豔麗,國色天香。
陳三的兄長陳伯賢,早年榮登進士,後官居廣東運使。
那年,陳三奉母親命,從泉州護送兄嫂到廣南官邸。
路過潮州城,受到兄長同年好友潮州知府熱情款留。
這時正值元宵佳節,潮州街上,張燈結綵,行人熙攘,熱鬧非凡。
舊時那些平日足不出戶的深閨淑女,只有元宵節才被允許出門賞燈,她們往往乘機與意中人談情相會。
無巧不成書,話說這一天,黃五娘攜婢女益春外出觀燈,巧遇鄰婦李姐並相隨做伴。
賞燈時,李姐請五娘講燈屏故事,五娘熟讀詩書,談吐雅俊,恰巧也在一旁觀燈的陳三聽後大為欽佩。
這時,陳三故意遺扇在地,李姐拾扇給五娘,五娘見扇上題詩,熱情奔放,才思橫溢,頓生愛慕。
兩人四目相接,含情脈脈,但礙於初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