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海疆共明月 > 第109章 十二木卡姆

第109章 十二木卡姆(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雙界織夢:我在沙盒遊戲當上帝昇仙大道傳七零之末世軍嫂有億點點兇殘鬥羅之黑金令皇家玄學小奶團,八個哥哥排隊寵隱婚多年,霍總夫憑子貴官宣了魂毒人性即見如來妖獸世界開局一條狗虛空諸天界凡人之小算盤鬥破之雲嵐劍仙穿書娛樂圈,我開局買下整個綜藝三界奇譚靈皇帝與他的倒黴皇后這個世界我來過鬥羅:當降智光環失效後快穿:動物幼崽出擊,萌翻全世界穿越戰國之幻愛傳奇從炮灰反派到異能女王技能點滿,我靠擺爛內卷修仙界

“十二木十二木十二木卡姆,十二條河流來自遠古。十二木十二木十二木卡姆,十二個姑娘翩翩起舞。”

週日下午五點半,為時一小時的十二木卡姆表演在莎車縣的葉爾羌汗王宮開場。

為讓領航員工們從較好的位置觀賞表演,玉素甫帶著大家提前半小時趕到,在現場工作人員指引下有序進入會場。

當舞臺上的燈光漸漸亮起,表演拉開帷幕,樂師們率先奏響樂章。

他們的指尖在都塔爾琴絃上輕輕撥動,琴絃震顫,樂音仿若山間潺潺的清溪般流淌而出,充滿了古老的韻味。

一位樂師在演奏熱瓦甫,音符如同精靈被他的手指喚醒,歡快地從琴絃上蹦出來,每一個音節都充滿了熱情,似火焰在空氣中燃燒著。

加入合奏的撥爾,音色更為悠揚,那一陣陣絃音宛如曠野中傳來的一聲聲駝鈴,帶著神秘的西域風情縈繞在觀眾心頭。

鼓手們有力地敲擊著納格拉鼓,節奏分明的鼓點彷彿是大地的心跳,每一次擊打又如用鍾錘敲響歷史之鐘,讓這一古典韻律穿越時光而來。

手鼓加入,聲響清脆如歡快的鳥鳴,與其他樂器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幅漫長的、五彩斑斕的音樂畫卷。

站在舞臺中央的歌者,歌聲高亢嘹亮。他們的嗓音如同翱翔於天際的雄鷹,帶著自由與豪邁感穿越時空,唱出了維吾爾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祖先的敬仰、還有對愛情的忠貞。

舞者們翩翩起舞,他們身穿繡滿精美圖案的傳統服飾,一個個彷彿是從歷史長卷中走出來的人物。

他們的舞步輕盈矯健,時而如駿馬奔騰,時而如蝴蝶飛舞,每一個動作都與音樂完美融合,展現出十二木卡姆獨特的藝術魅力。

名貫中外的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族一種大型傳統古典音樂,集歌、舞、樂於一體。

“木卡姆”是阿拉伯語,原意為“地點”、“地位”或者“法律”,作為音樂術語,有“大麴”的意思。

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麴,它包含了170多首歌曲和歌舞曲,72首器樂間奏曲,如果完整演奏一遍,需要整整24個小時。

每一套木卡姆都由“穹乃額曼”(意為“大麴”,系列敘詠歌曲、器樂曲)、“達斯坦”(意為“敘事詩”,系列敘事歌曲、器樂曲)和“麥西熱甫”(意為“聚會”,系列歌舞曲)三大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既有內在聯絡,又有不同的節奏和風格。

這一藝術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西域音樂。它吸收了古代龜茲樂、疏勒樂、于闐樂等傳統音樂的精華。

這些古老的音樂文化在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中相互融合、演變。我國古代文獻就有關於西域音樂的記載,如哈密地區在公元前1世紀就有“摩訶兜勒(mahadur)”大麴,被認為是木卡姆式大麴的早期形式。

十二木卡姆在發展過程中,還受到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影響。

隨著伊斯蘭教的傳入,中亞、西亞的音樂文化與當地的音樂傳統相互滲透,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經過不斷創作、整理和規範,逐漸形成了具有維吾爾族特色的十二木卡姆。

談到這一人類歷史上的文化藝術瑰寶,當然得提一個輝煌的名字——阿曼尼莎汗。

她是十六世紀葉爾羌汗國第二代汗王拉失德的王妃,自幼就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天賦。

在她生活的年代,十二木卡姆雖已在民間流傳,但比較分散、凌亂。

阿曼尼莎汗與當時著名的木卡姆大師卡迪爾汗一起,對散失在民間的木卡姆進行了大規模的蒐集、整理和規範工作。

經過她和眾多藝人的努力,十二木卡姆的基本形式得以定型,使得這一藝術能夠更加完整、系統地傳承下來,為維吾爾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十二木卡姆在文化史上具有的價值,不僅在於音樂本身,還在於她增強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以及認同感。

可惜整套樂曲演奏的時間太長,通常觀眾能欣賞到的,就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不過到節目最後,藝人們依然不忘熱情好客的傳統,紛紛走下舞臺,進入觀眾看臺,盛情地邀請朋友們一起伴隨音樂歡樂起舞。

這一次,胡品正和陸文明都加入了舞蹈圈子。

圓圈越展越大,大家手拉手,臉上洋溢著無比幸福的笑容,優雅地跟隨舞者們甩起手臂,邁出舞步。

多人組成的圓圈,不正寓意了領航援疆團隊那強大的凝聚性嗎?不管

目錄
謀嫡人在風都,我有一家特攝博物館三生三世之玄女重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