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吏部尚書王大人(第1/2 頁)
這些日子徐州城裡,大街小巷議論紛紛。
無外乎是堂堂一州主簿被收監獄中,即刻押送進京。
採石場的人們對他們的罪行,供認不諱,一五一十地將幕後主使元博交代出來。
而元博為何私開採石場的原因,也逐漸浮出水面。
大成二十三年,朝廷下撥數萬兩銀子,用來修繕徐州與江都接壤的河堤、水壩。
耗時半年的工程,在第二年夏天的第一場大雨來臨之際,就將下游江都一個縣全淹了。
江都上官當即告到了京都,查來查去,始終是沒個定論。
二十四年的時候,朝廷又撥給了徐州一筆銀子。
本來他們是想按照去年的套路,照貓畫虎。
可聽聞聖上派人南巡,所以才胡亂綁人去採石場趕工,採到的石頭用來修繕河堤。
誰知他們誤打誤撞抓了人,抓的恰好就是南巡的持節都督。
這一切才被查出來。
南巡期限已到,正好押解回京。
不過此事依舊有幾個疑點,無從下手,無法查明。
一是元博用女屍將南巡隊伍引到徐州,藉機刺殺王樟延的嗎?
採石場裡確實有人同河裡女子的衣料一致,但王樟延此行本不想在徐州停留,如此一來,豈不是多此一舉、自掘墳墓?
二是元博貪汙的那些銀兩都去了哪裡,他背後之人是誰?
元博看似是太子一派,可太子沒有理由做這些,究竟誰是背後的既得利益者?
不過,以王樟延之力,查到這裡就足矣了。
回京的那天,下起了鵝毛大雪。
王樟延一步一步踏雪前行,雖早有訊息遞出,但眾人看到行走的他都不免驚訝,不免感慨
——天無絕人之路。
吏部侍郎王大人竟然擺脫輪車,站了起來。
此次南巡的種種,全部寫在奏摺裡,由王樟延親自交由聖上批閱。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皇帝蒼老了許多,上朝都是扶額倚在側面,一臉的疲憊。
奏摺呈上去,由旁邊的戴公公讀給他聽。
王樟延不僅寫明瞭南巡各地的建樹,也寫了元博之事的危害。
太子藉機提出了三長制這一想法。
繼均田法後,土地收回,但並無耕種之百姓,因此,檢括戶口、清理戶籍成為了大成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
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分別由鄉中德行兼備的人擔任,可以享受免役的特權,鄰長免一丁,里長免二丁,黨長免三丁,三年沒有過失,還可以升等錄用。
三長主要負責檢括戶口、催督租調、徵發兵役徭役,在民間還可起到行為表率、敦化風俗和平息訟爭的作用。
“三正治民,所由來遠。”
“鄰里鄉黨之制,所由來久。”
楚國雍帶頭和幾位官員附和道。
皇帝點點頭,“準。戶部諸位詳閱推行。”
“王愛卿此去辛苦,爾之忠誠與才幹,朕心甚慰。爾為國家社稷,殫精竭慮,出謀劃策,功不可沒。今朕賜爾金玉腰帶,以示嘉獎。願爾繼續輔佐朕躬,為天下蒼生,再立新功。”
說著戴公公捧著托盤呈給王樟延,腰帶發著金燦燦的光。
王樟延畢恭畢敬接過,“臣謝主隆恩。”
不過幾日,王樟延升任吏部尚書的聖旨就到了。
恭賀的禮物像雪花一樣送進了王家,卻被三生帶著十方在門前一一婉拒,連門口的家僕都換成了帶刀的護院。
“連我的禮也不要嗎?”
楚國雍邁步走進院內。
王樟延快步走出來:“有失遠迎。”
“敬之這院子多少是舊了些,配不上尚書之位。”
“住得習慣了。”
小秦將軍也高聲道賀,“恭喜王大人升遷。”
“二位請上座。”
有幾位大人緊隨其後,一時間門庭若市,一派熱鬧氣氛。
長歡站在不遠處,目睹著一個又一個人,被迎進府去。
王樟延同他們見禮,暢談,不知為何引得眾人開懷。
長歡覺得面前好像有一堵牆,將自己同他分隔在兩個世界。
在寶應的那段時間,普通人的生活,夫妻一般的相處,當真如同黃粱一夢。
夢裡夜鶯啼鳴,悽悽婉婉。
如今回來了,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