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身法(第2/2 頁)
“所以它不僅僅只涉及小腿附近的骨骼肌肉,還涉及骨盆、股關節與大腿之間的聯動。”
南宮宴一邊拍打著自己身上的相關部位一邊講解。
“再者,我們拿小腿鞭踢與大腿直踹做一個比較。”
南宮宴兩個動作都做了一遍。
“為什麼你會覺得鞭踢比直踹的速度大,因為小腿的腿骨是比整條腿的腿骨要小的。關於槓桿有個公式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進行攻擊的時候,小腿骨和整條腿骨都承擔著阻力臂的作用,當我們所提供的能量相同時,顯然前者所輸送的力要遠高於後者,自然速度更快。”
雖然程吏被身法教學中的一頓生物與物理知識搞得有點懵,但在南宮小師父的一通細緻的講解下,他還是搞明白了其中道理。
這就像是一個蹺蹺板,派同一個人坐一端,另一端放個蘋果且可伸縮,如果板子長一點,這個蘋果就會跳起來少一點,如果板子短一點,這個蘋果就會跳起來多一點。
這些雖然明白了,但程吏的心中仍有疑惑:“這些東西雖然有理論會更清楚一些,但即便沒有理論,人靠自己的直覺其實也能選擇最合適的動作吧。”
就比如他自己,即便之前不知道什麼槓桿不槓桿的,他依然會選擇鞭腿作為自己的主要攻擊手段。
南宮宴很有耐心,解釋道:“單個簡單的動作確實如此,可動作如果變多了呢?”
“比如還是剛剛的那個鞭腿,除了大腿與胯部的聯動,實際上還存在其他的力量輸出。”
“其他的力量輸出?”
“你在出腿之前第一件事是做什麼?”南宮宴問。
“是......站好?”
“對,也可以說是蹬腿。”
聽南宮宴一說,程吏反應過來自己確實有個蹬腿的動作。
“透過軸心腿的蹬腿動作,我們獲得了一個旋轉身體的力量,再透過身體的旋轉,帶動胯部與腿部的整體旋轉,從而又獲得了一次動力,也就是說,在鞭腿的過程中,實際上還存在這兩次槓桿的撬動,透過四個槓桿的層層疊加,最終在一瞬間爆發出強烈的勢能。”
“在瞭解理論之後,我們就能根據公式來讓自己的效率更高。比如在這四次槓桿中,我們可以送胯,或者是讓自己身體傾斜地更加誇張,從而達到讓鞭腿的瞬間爆發力更高。”
“再比如——”
“我們普通的跳比蹲下來跳要低一些,如果我們理解理論,試著去增加更多的槓桿,比如在蹲下的同時試著將手臂像鳥翼一樣揚在身後,等起跳時,是不是又能多獲得一層動能呢?”
“這種不斷改進身體運作以達到高效率的做法,就被稱為技巧,也就是身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