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祭天天應(第1/3 頁)
臨濱鎮的春末帶著悶熱,但雨就是下不來。
不只是臨濱鎮,還有整個陵州都處於乾旱的狀態。若是再這麼下去,又是一個旱年。上一個旱年的時候,張正道幫忙求了雨,臨濱鎮還是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今天陵州新知府早早的過來,親自到道觀來。
不為別的,就是求雨。
大師兄青陽子接待。
拉扯了半天之後,青陽子說:“大人遠道而來,所求乃是民生之事,我道家教義,本就有救濟萬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意思,所以我等自然會考慮的。”
新知府乃是上任知府因為郡王府作亂被貶之後,從朝廷派下來的工部的員外郎。來赴任之前,朝廷就有人和他通了氣,說是到了陵州地界,有一個道觀是完全不能繞過去的,那就是道縣臨濱鎮的桃花觀。
這個道觀來頭實在是太大了。
皇帝來拜過山頭,皇子和公主都來這裡聆聽道音。國師更是常駐於此。
因此新知就藉著求雨的事情前來拜山。
而這求雨用的物資和銀錢,就是拜山的賀禮。
合理合法的送錢,自然就是搞工程或者是承包啊!
求雨成功,也是一件很值得大書特書的政績。本就是想過來做些事來的新知府,聽了這個話,自然是大喜。
於是再三的拜謝。
留下了一些金銀,又去拜見國師和公主。
求雨是大事。
十里八鄉的人都來看。甚至是遠在陵州的官員都過來觀禮,還有江湖中人和道教眾人都很給面子的過來了。
當然這裡面還有些人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
特別是江湖中人,這兩年桃花觀實在是太出風頭了。特別是桃花觀的兩個弟子在少林寺門前勇挫六大派的戰績,讓整個武林都傳為神話了。
什麼金鳳焚山。
什麼三扇定勝負之類的。
如今這眾多武林中人來觀禮,說的委婉點,是來給面子看熱鬧的,說的直白一點,很多門派都是想看桃花觀是不是真的有如此的神通。
現在武林門派的修行,都想要轉向。
畢竟桃花觀的神通法寶都出來了,如果不探索轉向的可能,那麼以後在數百上千年之內,都別想著在武林中爭霸了。
張真人不在,很多人都想看桃花觀出糗。
這一點青陽子也知道,但是心裡不慌。
問過了楊勝天。
楊勝天肯定的說道:“用寶扇扇來雨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關鍵是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裡,從來沒有全力的施展過。”
臺子搭了三天,比師父張正道上次求雨的草臺班子要大多了,而且還很精緻,結實,就算是一群人在上面跳大神都沒問題。
剛剛才早上,太陽就焦躁得很。
臺子的周圍早就圍滿了人,儘管額頭冒汗,出汗如醬,但是眾人都伸長了脖子朝著臺上專注的看著。
儘管臺上的楊勝天還在整理著衣衫。
一件道袍,一把扇子,一把桃木劍。
這把劍是師父留下來的,反正沒用,拿著裝樣子挺好的。
青陽子秉承了師父的教誨,一致認為,求雨這樣的大型活動,必須得隆重,必須的把儀式做全了,還必須得將衣冠隆重。
按照楊勝天的說法,拿著扇子隨便扇三下,收工搞定。
但是一切得聽大師兄的安排。
求雨第一項——跳舞。
跳舞是青陽子以前看廟會里表演的巫祝的一個儀式,借鑑過來了。
跳舞的人是郭蘭英和七公主還有青虛子、劉雲飛、朱鏡顏和小老鼠等人。兩列三行,整齊劃一的舞蹈,排練了足足有兩天。
舞蹈的編排是七公主,她看了很多宮廷舞蹈,所以編排起來得心應手。
想當年,張正道求雨的時候,一個人跳大神,那是一個忙啊,一個手忙腳亂啊,還得自己在臺上瞎編現跳。
如今自己的徒弟們,搞得比自己高大上多了。
幾個長老和護法則在臺下兩邊奏樂。
逍遙子本身修道的,善吹笛子,秦守中善彈琵琶,而海天富則擅長吹簫。女屍則時不時的敲一下鑼。
舒白梅和胡芸英兩個人唱道經。
真個是熱鬧。
“好——”
有人在臺下拍手叫好。
很多人都難得看一次這樣的表演,還是天下聞名的桃花觀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