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雹神奧秘蘊陰陽,周易哲思探渺茫(第11/18 頁)
承了一種文化,更是傳承了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將引導我們在生活中不斷探索,不斷進步,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理解人生。讓我們珍惜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讓靈官的故事在時光的長河中繼續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二、《聊齋志異·靈官》的原文與白話文:
原文
朝天觀道士某喜吐納之術,有翁假寓觀中,適同所好,遂為玄友。居數年,每至郊祭時,輒先旬日而去,郊後乃返。道士疑而問之。翁曰:“我兩人莫逆,可以實告,我狐也。郊期至,則諸神清穢,我無所容,故行遁耳。”
又一年及期而去,久不復返,疑之。一日忽至,因問其故。答曰:“我幾不復見子矣!曩欲遠避,心頗怠,視陰溝甚隱,遂潛伏卷甕下。不意靈官糞除至此,瞥為所睹,憤欲加鞭,餘懼而逃。靈官追逐甚急。至黃河上,瀕將及矣。大窘無計,竄伏溷中。神惡其穢,始返身去。既出,臭惡沾染,不可復遊人世。乃投水自濯訖,又蟄隱穴中凡百日,垢濁始淨。今來相別,兼以致囑,君亦宜隱身他去,大劫將來,此非福地也。”言已辭去,道士依言別徙。未幾而有甲申之變。
白話文
朝天觀有個道士,喜歡吐納之術。有個老翁借住在觀中,恰好也喜歡吐納氣功,於是他倆便成了道友。住了幾年,每到帝王郊祭的時候,老翁提前十天就離開,郊祭後再返回觀中。道士不明白原因,詢問老翁,老翁說:“我們兩人是莫逆之交,不妨實話告訴你,我是狐狸。郊祭時,諸位神仙下界清理汙穢,我無處容身,只好自行逃走。”
又一年郊祭前老翁離去,很久未歸。一天,老翁忽然回來了,道士問其緣故,老翁回答說:“我差點再也見不到你了!之前我想遠遠躲開,但心裡懈怠,見陰溝很隱蔽,就潛伏在一口大缸底下。沒想到靈官清除到這裡,一眼看見我,憤怒地要拿鞭子打我,我害怕地急忙逃走。靈官一路緊追,到了黃河沿岸,眼看就要追上,我窘迫無計,只好竄進廁坑裡藏著。靈官嫌惡其中汙穢,才返身離去。我出來後,身上沾染了惡臭,不能再遊歷人世,於是跳到水裡清洗乾淨,又隱藏洞中過了幾百天,垢濁才除盡。今天我來告別,並囑咐你,你也應該離開這裡到別處躲躲,大劫將要來臨,這裡不是福地啊。”說完,老翁告辭而去。道士依照他的話搬到別處。沒過多久,便發生了甲申之變 。
三、《靈官》白話文故事擴寫
朝天觀裡有一位道士,他對吐納之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的研究。在這座觀中,還住著一位老翁,他與道士有著相同的愛好,兩人因此成為了親密無間的朋友。
他們常常一起探討吐納之術的奧秘,分享彼此的心得和體會。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的友誼日益深厚,彼此之間的默契也越來越強。
幾年的時光匆匆而過,每到帝王郊祭的時候,老翁總會在提前十天的時候悄然離去,等到郊祭結束後,他又會回到朝天觀中。對於老翁的這種奇怪舉動,道士心中充滿了疑惑,但他一直沒有問出口,只是默默地觀察著。
直到有一天,道士終於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向老翁詢問其中的緣由。老翁看著道士,眼中閃過一絲感慨,他知道,是時候告訴道士真相了。
老翁緩緩地說道:“我們兩人是莫逆之交,我也不想再對你有所隱瞞。其實,我是一隻狐狸。在郊祭的時候,諸位神仙會下界清理汙穢,而我作為一隻狐妖,無處藏身,所以只能提前離開,以免被神仙發現。”
道士聽了老翁的話,心中既驚訝又感動。他沒想到,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好友竟然是一隻狐妖,但他並沒有因此而疏遠老翁,反而更加珍惜他們之間的友誼。
又一年的郊祭即將到來,老翁如往常一樣提前離去。然而,這一次,老翁卻很久都沒有回來。道士開始擔心起來,他不知道老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日子一天天過去,道士的心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終於,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老翁突然回到了朝天觀。道士看到老翁,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急忙迎上前去,詢問老翁這段時間的經歷。
老翁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後向道士講述了他這段時間所遭遇的驚險一幕。原來,在離開朝天觀後,老翁原本打算找個地方躲藏起來。但他一時疏忽,竟選擇了一個看似隱蔽的陰溝作為藏身之處。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靈官正在進行清理汙穢的工作,當靈官來到陰溝附近時,一眼就發現了老翁的蹤跡。靈官看到老翁後,頓時怒不可遏,他揮動著鞭子,想要教訓老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