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周易哲理蘊深玄,僧類三類各有顏(第6/9 頁)
聯的思想。這與周易哲學中強調天地人三才的和諧統一是一致的。典故中可能展現出對自然規律的尊重,以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互動關係,體現了天地人之道的奧秘。
主題思想的啟示
這些典故的主題思想往往傳達著關於人生、修行、善惡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它們與周易哲學中的陰陽變化、剛柔相濟等觀念相呼應,給予人們關於生命意義、道德準則等方面的指導。
文化傳承的意義
西僧的經典典故作為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承載著特定的價值觀和智慧。它們透過代代相傳,延續著文化的血脈,與周易哲學中對文化傳承的重視相得益彰,共同促進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奧秘的揭示
這些典故中可能隱藏著一些難以捉摸的奧秘,如同周易哲學中的卦象變化和象徵意義。透過深入解析,可以探索其中蘊含的深層次哲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宇宙和人生的奧秘。
(四)《西僧》的原文與白話文:
原文:
兩僧自西域來,一赴五臺,一卓錫泰山。其服色言貌,俱與中國殊異。自言:“歷火焰山,山重重,氣燻騰若爐灶。凡行必於雨後,心凝目注,輕跡步履之,誤蹴山石,則飛焰騰灼焉。又經流沙河,河中有水晶山,峭壁插天際,四面瑩澈,似無所隔。又有隘,可容單車,二龍交角對口把守之。過者先拜龍,龍許過,則口角自開。龍色白,鱗鬣皆如晶然。”僧言:“途中歷十八寒暑矣。離西土者十有二人,至中國僅存其二。西土傳中國名山四:一泰山,一華山,一五臺,一落伽也。相傳山上遍地皆黃金,觀音、文殊猶生。能至其處,則身便是佛,長生不死。”聽其所言狀,亦猶世人之慕西土也。倘有西遊人,與東渡者中途相值,各述所有,當必相視失笑,兩免跋涉矣。
白話文:
有兩個從西域來的和尚,一個前往五臺山,一個到泰山停留。他們的服飾、語言和相貌,都與中國的大不相同。他們自己說:“曾經經過火焰山,那山層層疊疊,熱氣蒸騰如同爐灶一般。凡是要在山上行走,必須得在雨後,而且要聚精會神,眼睛專注地看著地面,輕輕地邁步行走,倘若不小心踢到山石,就會有火焰飛騰而起把人灼傷。還經過流沙河,河裡有座水晶山,陡峭的山壁直插天際,四周晶瑩剔透,好像沒有什麼阻隔似的。又有一處狹窄的關隘,僅能容納一輛車透過,有兩條龍交叉著龍角、對口把守在那裡。經過的人必須先向龍跪拜,龍如果允許透過,它們的口角就會自動張開。龍是白色的,身上的鱗片和鬣毛都如同水晶一樣。”和尚還說:“途中歷經了十八個寒暑。離開西域的時候有十二個人,到了中國只剩下我們兩個人了。西域傳說中國有四座名山,分別是泰山、華山、五臺山和普陀山。相傳山上遍地都是黃金,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還健在。如果能到那些地方,自身就能成佛,長生不老。”聽他們所描述的情形,就如同世間的人嚮往西方樂土一樣。倘若有去西方遊歷的人,和到東方來的人在中途相遇,各自講述自己所向往地方的情況,必定會相視大笑,雙方都能免去長途跋涉的辛苦了.
(五)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西僧》具有以下象徵意義:
陰陽互補
《周易》認為宇宙萬物由陰陽兩種對立又統一的力量構成。在《西僧》中,西域與中國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地域文化,二者相互向往,體現了陰陽互補的關係。西僧嚮往中國名山的神奇與神聖,而中國也有對西域的憧憬與想象,這種相互的嚮往象徵著陰陽之間的相互吸引與補充,暗示了不同文化、觀念之間雖有差異,但也存在著相互依存和促進的可能。
變易與不易
《周易》強調事物的變易性,《西僧》中,西僧歷經十八寒暑,途中環境如火焰山的熾熱、流沙河的險阻等不斷變化,但他們追求信仰的初心不變。這體現了在變化的世界中,人們對真理和目標的追求是一種“不易”,只有堅守這種“不易”,才能在各種變化中保持前行的動力,實現自身的價值。
天人和合
《周易》主張天人合一,西僧在旅途中需順應自然,如雨後穿越火焰山等,這象徵著人類與自然應和諧共處。只有遵循自然規律,達到天人和合的境界,人類才能在自然中生存發展,這也是對《周易》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思想的一種體現 。
敬畏之心
西僧對火焰山、水晶山以及把守隘口的龍等自然奇觀和神秘力量充滿敬畏,這象徵著人類對未知世界和自然力量應有的敬畏之心。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