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拼刺刀(第1/2 頁)
本來還想借助地形阻擊一段時間,看能不能找到敵人的指揮部再發起總攻的,沒料到一上來就吃了這麼大一個虧,趙驥恨不得重重給上自己兩記耳光。
“全隊都有,以哨音為準,每人三槍,打完直接發起衝鋒!”
敵人火力優勢太大,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貼上去!拼刺刀!
“滴!”
一聲哨響,一營和二營的戰士分作左右兩邊,在機槍的火力掩護下,一面射擊一面躍出藏身處朝著中間的敵人發起白刃戰。
作為擁有戰鬥發起主動權的一方,游擊隊精心挑選了這處預設戰場,這是一處兩條連綿山脈相夾的狹窄谷地,處於行軍狀態的45團又未展開戰鬥隊形,全團呈一字長蛇陣擁擠在逼仄的山道中首尾不能相顧。
敵眾我寡,趙驥選擇的攻擊位置是敵人行軍佇列的中部,力爭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敵人分割成兩截,讓他們空有兵力、火力優勢卻相互無法支援。
這次總攻的突然性達成得非常好,在兩個步兵營的聯手衝擊下,猝不及防的敵人迅速就被切割成了兩截,而此時正在一線親自指揮攻擊路障的周鵬身處前半截。
和周鵬在一起的,還有被調來提供火力支援的團直屬炮連。
炮連連長條件反射般的在第一時間就下達了調轉炮口的命令,只等團長周鵬下令開火。
“步兵已經相接了,不能開火,會誤傷”,周鵬依著步兵操典的規範做出了決定,“用刺刀接敵,把敵人逐退拉開距離後再開炮”。
於是,雙方步兵各自端著白晃晃的刺刀慘烈地混戰成一團,此時機槍、迫擊炮等重火力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戰爭回到了最原始的狀態。
白刃戰是北洋時代重點操練的步兵科目,出身北洋舊軍的新編15師老兵們大多都有一身不錯的刺殺技術。
兩邊白刃一交,新兵居多的游擊隊就吃了不小的虧,被刺刀逼到眼前又因為擁擠無法後退的老兵油子們迸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一個老兵往往能擊殺數名游擊隊新兵不等。
好在已經切入敵人中段的游擊隊同樣退無可退,加之“願者留、不願者走”的兵役原則,使得游擊隊戰士們的戰鬥意志比當兵吃餉的北洋兵更頑強,一定程度彌補了單兵刺殺技術上的不足,雙方一時間殺傷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
一營長劉煥的眼睛都快冒火了,自打上了四明山以來,他還從沒打過交換比如此接近、甚至有點吃虧的仗。
“都給我子彈上膛,射擊!”劉煥從胸掛上取出子彈開始裝填。
身邊的三連長一把拉住劉煥急道:“不行啊營長!隊長給的命令是三槍過後直接拼刺刀!”
劉煥奮力甩開三連長的手:“出了事有我頂著,馬上執行命令!”
步兵拼刺刀時禁止射擊是有原因的,與手槍的圓頭彈不同,步槍所用的尖頭彈具有更強的穿透性,近距離射擊時是能夠打穿人體的,非常容易對造成己方戰友的誤傷。
這就是為什麼警察一般裝備手槍而非步槍,因為警用手槍最理想的射擊效果就是既能停滯對方的行動,又不會因為子彈穿透目標誤傷無辜。
建國初期,從軍用直接改為警用的54式手槍就因為威力過大而很快淪為二線吃灰裝備,但這款大威力手槍卻深受悍匪們的喜愛,成了警匪題材港片中出鏡率最高的“黑星”手槍,成功在香港打響名號。
劉煥雖然是井岡山走出來的老兵,但其實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系統軍事教育,但他的戰鬥經驗異常豐富,憑著直覺,他敏銳地意識到在拼刺刀時射擊對己方更為有利,儘管他講不出個具體的原因來。
有了劉煥的命令,一營的戰士們不再顧忌不準射擊的禁令,紛紛開始刺射並用,而且由於刺殺技術處於弱勢,大多數戰士們還更傾向於使用射擊的方式。
子彈是公平的,由於穿透人體後彈道變得不可預測,射中敵人和誤傷戰友的機率基本上是五五開。
對於游擊隊來說,開槍能擊殺當面的敵人儲存自己,是此消彼長絕對划算的買賣,就運算元彈會射穿人體,可誤傷和再殺傷一名敵人的機率也是對半開。
如果再考慮到這些北洋老兵的刺殺技術更精湛,在純粹的白刃戰中能打出更好的交換比,那對游擊隊而言就更是隻賺不賠了。
聽到一營方向傳來的槍聲,同為井岡山老兵的二營長陶旺也很快就醒悟過來,他幾乎不假思索地就做出了和劉煥同樣的選擇。
能在殘酷的十軍團東征中存活下來的人,都是實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