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唐里正 > 第216章 散朝

第216章 散朝(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全族被貶,北荒糧滿倉昏君啃樹皮明末之我若為王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黴偵探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學名張好古關於鼬不僅是弟控還是兄控這件事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斬神:炎帝蕭炎代理人,開局焚訣穿越奧特世界的我被迫當反派美恐:我邪惡主教,開局馴服魔女我來四合院帶著黑診所大晉霸主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家父呂奉先逍遙悍匪:開局一箱手榴彈綜穿海西之保命日常

朝議仍在繼續,氣氛愈發劍拔弩張。

太子親自下場,駁斥安國公對在趙正的六大控訴。所有人都好奇,他們這唱的是哪出戏。唯獨主角,卻一言不發,只端坐在蒲團上,靜靜觀望。

面對太子殿下的反問,趙金玉與趙坤正面對峙,毫不退讓。

“太子殿下!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鑄幣許可權乃朝廷指定,這是關乎國本的大事。今日趙元良能因路途遙遠,山高阻塞私鑄銅幣,那來日李元良是否也能效仿?張元良呢?胡元良呢?是否皆能循此舊曆,私開鑄幣工坊?此先河一開,最終後果不難預料,便是朝廷銅幣信用破產,市面劣幣驅逐良幣,導致物價崩潰,進而國家崩潰!”

“就算趙元良是為了穩定安西軍政,那也不能就此罪姑息!”趙金玉接著面向聖人,接著道:“陛下,就算只這一宗罪名,趙元良也該受到處罰。只是念在他在安西的軍功,所鑄銅幣制式與大唐銅幣略有差異,該輕該重,還望陛下定奪!”

趙金玉據理力爭,讓太子趙坤瞬間啞火。固然站在前線來說,穩定軍心是首當其衝的頭等大事。但站在朝堂說話,沒有人會以擾亂整個貨幣體系的代價去為安西的私幣爭辯。

趙正也明白其中道理,若是讓他來說,他還能說更多,說得更加嚴重。這事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大意。當初只得到了朝廷不過問安西財政的承諾,卻沒有得到可以私鑄錢幣的許可。其餘罪名不用明辨,只這一條,趙正這莫須有怕是跑不了。

鑾座上的趙玔此時已心靜了下來,他思前想後,道:“這六大罪,大多不過捕風捉影,做不得數。什麼陣前喊千歲,朕當年率軍爭討叛逆之時還不是聖人,一樣有人喊萬歲。這不能怪元良。至於與汗妃私通,更是滑稽。回鶻汗庭的奏報相信諸位卿家都已看過,汗叔巴特謀反,才得以誅殺。此二事,就不要再論了。也不怕人笑話。”

說罷,他看向了趙正,“趙元良,朕念你軍功斐然,穩定安西之功,鑄幣也非一己之私,免你私鑄銅幣的死罪。但安國公說的不錯,若是不加以懲治,日後各封地、各節度使都依葫蘆畫瓢,那朕之府庫,還能有幾個錢的收入?”

他思慮了一番,道:“中書擬旨,褫奪蒼宣侯趙正趙元良檢校兵部尚書的加恩,降鎮軍大將軍為歸德將軍,並罰俸三年。”

“臣,謝聖人天恩!”趙正合首而拜,散銜降到從三品,無傷大雅。就是罰俸三年有些狠,家裡六口人,可是靠著他的工錢吃喝呢。

趙玔沒了心情,有些心灰意冷的模樣,他擺了擺手:“至於南詔,著禮部安撫。徐王趙駢,既然吵著嚷著要去,便領黔州都督職,節度黔中、劍南、嶺南三道。兵部選調得力將領隨行,重組左右領軍衛。御史臺派員常駐黔州、成都,若徐王逾矩、兵將枉顧法紀,當立即奏明,若有偏私枉法者,斬無赦。”

“陛下聖明!”眾臣高宣,齊齊彎腰恭拜。

徐王卻不依,“父皇,那元良呢?可隨臣一同前往?”

“你臉大啊!?”趙玔憤然,可一想著畢竟是朝堂,於是深吸一口氣,道:“趙元良另有他任,三郎你若是害怕,就別去了,朕不算你抗旨。”

“兒臣……”徐王一張臉通紅,看了看趙正,搖了搖頭,“兒臣遵旨便是。”

太子與涼王同時抬頭,看向了對方。太子甩了甩袖袍,轉頭道:“陛下,臣還有奏!”

趙玔眨了眨眼睛,兩道熱流自鼻孔噴出,“若是關於趙元良,就免奏吧。今日他的事,說得太多了。”

“並非趙元良!”太子道:“陛下明鑑,西南三道兵力空虛,南詔士氣正盛。徐王年幼,軍陣經驗尚缺。此時為了壓制南詔,當選調強硬且有閱歷的主將。而涼王在河隴,對敵經驗豐富,又能親臨前線督戰,實乃皇室子侄楷模。若說此時徐王去西南,倒不如讓涼王去。”

勝任不置可否,只是問道:“那河隴誰去?”

太子看了看徐王,“便是三弟去便可。河隴與吐蕃不共戴天,省了許多外事紛擾。加之河隴新軍初成,左右武衛精銳善戰。徐王便是有些許小錯,在我大唐繁盛軍力之下,也足以彌補。待西南局勢穩定,需要功伐吐蕃時,再將涼王調入河隴,也不甚費時……”

“萬萬不可!”

幾乎與此同時,趙正與趙金玉一起開口。

自進了太極大殿,趙正的屁股便一直沒有離開他的蒲團。無論他人說什麼,無論他人罵什麼,彈劾他趙正什麼,他是一句話都沒有說過。但就在此時此刻,他站起了身,移步走到了太子身後

目錄
快穿女神帥炸天風生水起武大郎無限動物分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