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妙法蓮華經 > 第40章 第40集《妙法蓮華經》

第40章 第40集《妙法蓮華經》(第4/7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雙界織夢:我在沙盒遊戲當上帝昇仙大道傳七零之末世軍嫂有億點點兇殘鬥羅之黑金令皇家玄學小奶團,八個哥哥排隊寵隱婚多年,霍總夫憑子貴官宣了魂毒人性即見如來妖獸世界開局一條狗虛空諸天界凡人之小算盤鬥破之雲嵐劍仙穿書娛樂圈,我開局買下整個綜藝三界奇譚靈皇帝與他的倒黴皇后這個世界我來過鬥羅:當降智光環失效後快穿:動物幼崽出擊,萌翻全世界穿越戰國之幻愛傳奇從炮灰反派到異能女王技能點滿,我靠擺爛內卷修仙界

,是一個五濁惡世了,雖然有快樂,但是它也有火,你不能老是看到快樂而不看到火。這個火會破壞你的快樂,會障礙你的善根,所以應該怎麼辦呢?“宜時疾出”,馬上就要斷除煩惱。

大乘的對治法門不是要改變環境,它的重點就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就當下把煩惱給調下來。他不是說離開三界火宅,他是“宜時”,就是當下就要把煩惱給停下來。思惟煩惱的過失,用一佛乘的止觀,當下調伏煩惱,那你就能夠不會為火所燒。

所以,作是想法以後,就把這樣的一種一佛乘的大乘調伏法門告訴諸子,你們趕快出離心中的妄想。所以大乘佛法並沒有改變外境,是改變自己的妄想。

“父雖憐愍,善言誘喻。”佛陀用種種的方式,說你要走出你的妄想,不要老是跟著妄想走。但是,“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這個法太細,眾生的心太粗,還是一樣追求如夢如幻的快樂,不肯接受大乘的對治法門,而且對於這個三界的火也是一樣,不驚不畏,了無出離之心。

更可怕的是,這當中,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我們先說明“何者為舍”。

眾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麼方式來追求?他就是用五蘊,身、受、心、法,尤其是感受跟想象。我們凡夫追求快樂是直覺式的。你要讓我追求這個東西,第一個,在我的生命經驗你要給我快樂。他為什麼喜歡追求美好的名聲?他就是曾經在別人讚美當中受到極大的快樂。他有實際的生命經驗,他由感受而產生重大的想象,最後產生執著,就住在這個五蘊的影像裡面。所以我們是把這種五蘊當作追求快樂的根本。

其實,五蘊是痛苦的根本,所以我們叫做苦中作樂。本來進入減劫以後,這個五蘊就充滿了煩惱罪業。以佛法的意思,其實是少用五蘊、多用一念心性,尤其少用這個感受跟想象。你要脫根、脫塵、脫識,就是離相,其實離的就是五蘊。按照佛法的意思,這個五蘊就是地雷,就是五顆地雷,你少碰為妙。所以,一個人要往生,到晚年的時候你的感受要淡薄,你的妄想要減少。就是說,你五蘊活動越熾盛,你的業力就越重,這是個指標。

所以這個五蘊,對凡夫來說不是好事。但是我們對五蘊不瞭解,不知道是眾苦之本。更嚴重的是,我們不知道“火”。這個火就是攀緣心。我們要去挑動五蘊,讓這個五蘊的活動更熾盛!我們不知道,這個五蘊一旦起火以後是會破壞善根的。當五蘊起火以後,那叫一個失,就產生了一種墮落三惡道的過失。

所以,第一個,我們不知道五蘊裡面有地雷;第二個,我們用火去觸動他,用攀緣心去觸動他,把地雷變成火,最後退失善根,墮落三途。所以,佛陀曾經想用大乘的調伏法門來調伏他,但是沒有效果。他們只是東西走戲,就是一次一次地生死輪迴,“視父而已”。雖然眼睛看著佛陀,但是不順從佛陀的教誨。就是對佛陀雖有信心,因為過去生跟佛有緣,但是卻沒辦法接受佛陀的教法。

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大乘的誡門對三乘人產生不了效果。大乘的調伏跟聲聞的調伏不太一樣。聲聞人調伏就是對立的,有我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我,我就必須用極端的方式。“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煩惱就是煩惱,我跟你勢不兩立。正念生,煩惱不能生。二乘的教法為什麼效果好?因為它對立。

大乘佛法強調圓融,它強調“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用中道的實相來對治煩惱的時候,他說“猶如蓮華不著水”,但是“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它這個非空非有的思想相對來說力道薄弱。

就像我們說的,大乘佛法經常講借假修真,說我可不是貪求五欲,我是在歷練。可能你剛開始是在歷練,但是,你借假修真,可能一不小心就弄假成真。

所以,大乘佛法對凡夫的操作為什麼困難呢?因為大悲心跟攀緣心很難判斷,一念之間而已。大乘的調伏法門對這些三乘的諸子來說也是一樣,法大機小。就是說,其實佛陀一開始是真的想把他們大乘善根一次直接地啟動起來,但是無奈,大乘的功德法的攝受、大乘的對治法的調伏,對聲聞人來說都不起作用。

寅二、用車喻分四:卯一、擬宜三車喻;卯二、知子心所好喻;卯三、嘆三車希有喻;卯四、適子所願喻

我們看寅二的“用車喻”。就是捨棄了大乘的法門,開始用三乘的方便。

卯一、擬宜三車喻

看經文。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謀嫡人在風都,我有一家特攝博物館三生三世之玄女重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