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84集《妙法蓮華經》(第2/6 頁)
《法華經》,你的效果會比較差;如果你是把佛教界走過一遍的,修行到一個程度再聽《法華經》,那你的善根栽培的力道會比較強。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同樣的是酒醉而得到無價寶珠,你的醉有輕重差別。這第一個。
第二個,無價寶珠是在哪裡?在衣服裡面。表示他這個聞法的力量不足以去抗拒無明妄想。在衣服裡面,不是在口袋裡。在口袋裡可以隨時拿出來,但是他把它放在衣服裡面很深層,所以他只是一個輕微的信解,不足以有調伏力。
第三個,“起已遊行”。聽過《法華經》的特點就是,你未來的生命當中,即便你沒有往生,即便你沒有成佛,你內心當中會有一種出世的善根發現,你總有一天會從無明妄想的醉當中醒過來,自己會跑出來。就是厭惡生死,欣求涅盤,就是這個人從酒醉中站起來了。
這是三種情況:第一個酒醉而臥,第二個衣裡明珠,第三個起已遊行,就這樣講這三段。總而言之,他跟親友失去聯絡,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卯二、親友覺悟喻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月日,以無價寶珠系汝衣裡;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痴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這個貧窮人再一次跟親友相遇的時候,當然他的身分不一樣,他不像以前那麼貧窮了。因為他得到寶珠以後,他開始奮發向上,也怎麼樣?若少有所得。就是說,這個窮人已經怎麼樣?他再一次跟佛陀在法華會上見面的時候,是證得阿羅漢果,就“會遇見之”,這個是指什麼?三週說法。就再一次三週說法的時候,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
在法華會上,佛陀就訶責他,“咄哉丈夫!”就訶責,說你怎麼就為了這個了生死的正道助道的衣食而窮苦如此呢?他說,本來這個修行就很痛苦啊。佛陀說,不是。我過去為了讓你成就究竟的安樂,這種功德圓滿自在的大般涅盤,我過去在某年某月某日,把無價寶珠放在你的衣服裡面。而你到現在一直沒有拿來用,你只是靠外在的力量在修學。就是說,你只有因緣的事修,一直沒有跟摩尼寶珠的理觀作互動。所以你修了半天,你只得阿羅漢果,小乘小果。
這跟當初我的期待是不一樣的。我當初給你摩尼寶珠是要你拿來用的,不是隻是放在衣服裡面。所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痴也”。你沒有好好地把你的摩尼寶珠的自性功德力拿來作應用,而只是一昧地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個其實是愚痴的方法。
那怎麼辦呢?那我現在已經這樣怎麼辦呢?親友就說沒關係,還來得及。“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第二次遇到《法華經》的時候,佛陀正式告訴他說,你應該把摩尼寶珠拿出來用,“貿易所須”,你才可以得到更多的自在如意,而且更加地圓滿。
這個“貿易所須”,蕅益大師用四個字解釋,叫做“以種易現”,就是把善根的種子轉成善根的現行,以種子來換這個現行。
我們一般聽完《法華經》以後,很多人就把它放著,然後這個善根就被無明妄想給包住。就是你回去以後,你該打妄想打妄想,該生活生活,然後就把它放著。就是說你沒有繼續地去觀照應用它,結果這個摩尼寶珠就一直放在你衣服裡面,所以你有等於沒有。
但是,有還是比沒有好,因為它會激發你的善根力。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得到摩尼寶珠以後,你應該拿起來,把這個種子轉成現行。就是蕅益大師說的,把“一解一切解”,轉換成“一行一切行”,把它付諸實踐。這個我們後面再說明。就是說,你要把你的摩尼寶珠跟你外在生活的因緣的修學,把你的理觀事修結合在一起,這才是一個正常的方法。
這個地方是說明,他再一次遇到親友的時候,雖然已經是成就阿羅漢了,但是佛陀還是訶責他。你這樣子,用功太多得到太少。他的問題就是,沒有把你過去聽《法華經》的這個寶珠拿來做貿易,拿來應用。就是你要把摩尼寶珠跟因緣法要互動。這是這麼一個情況。
寅二、合法 分二:卯一、合醉酒不覺喻;卯二、合親友覺悟喻
卯一、合醉酒不覺喻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
這以下合法說,佛陀亦復如是。佛陀就像什麼?就像那個親友,一個大富的親友。在菩薩時,在大通智勝佛前做十六菩薩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