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集《妙法蓮華經》(第6/8 頁)
怎麼看待?老人家是在齋堂開示的,我剛好有幸在坐。他說你應該把他當作病人跟醫生的轉想。比方說你有心臟病,你找心臟科的醫生,這個醫生開藥給你吃。他開的藥是正確的,你吃了以後會好。那你作為一個病人,你會不會在乎說,哦,不行,這個醫生也有心臟病,他的藥我不能吃?你會這樣做嗎?你不會,對不對?
懺公師父講這個譬喻的意思就是說,你不要管法師有沒有病,他的藥能讓你治好,你就吃嘛。是吧?我覺得他這個譬喻非常好,你覺得呢?就是說,你一定要讓所有的莊嚴在三寶現前,那你有本事,你為什麼不生長在正法時代?就是你有這個共業,所以你落入到末法時代。當然我們現在的末法時代還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再過幾代以後,這個問題就嚴重了,他就很可能會落入怎麼樣?你前生沒有修好,所以來到末法時代;在末法時代你更難修,你又提不起恭敬心;沒有恭敬心,你這個法就修不起來,然後你來生又墮落到更糟糕的地方。
所以佛陀為了阻止這個惡因緣的相續,佛陀告訴你,“供養說法者”。就是你身上只有一個蘋果,沒關係,就拿個蘋果供養法師。重點不是你供養什麼,重點是你培養你的恭敬心。就是你過去因為你的業力,所以你循業發現,招感到一個不莊嚴的三寶,你要自我反省。這是這個意思。
癸二、頌來世
來世也是分成上品跟下品。先看上品法師。
吾滅後惡世 能持是經者
當合掌禮敬 如供養世尊
上饌眾甘美 及種種衣服
供養是佛子 冀得須臾聞
佛陀講到,五濁惡世的時候,有人能夠廣泛地受持、演說《法華經》,也是一樣,應當合掌恭敬,就像供養世尊一樣,用上好的飲食、衣服來供養這位法師。那重點在下面這句話——“冀得須臾聞”,你要向他請法,你能夠一念地相應,你就栽培了清淨的大乘的善根。這是上品法師。
看下品法師。
若能於後世 受持是經者
我遣在人中 行於如來事
到了末法時代,你的同參道友跟你講《法華經》的思想,說因緣觀跟真如觀的關係,怎麼樣能夠會權入實,你可不能掉以輕心,這個人就等於是佛陀派遣在人中行如來事業之人,因為他等於是跟佛陀扮演的角色完全一樣。
所以這個地方重點就是告訴我們,末法時代,你要受益,你不管別人怎麼樣,你自己先修皈依,保持恭敬心,因為這樣子你才能夠受益。
壬二、頌總明
前面是講差別相,上品法師、下品法師,佛世、佛滅。這以下就講,不管是什麼因緣,你在正法也好,末法也好,毀謗就是有過失,讚歎就是有功德,這跟什麼時空環境沒有關係的。
看總明,看第一段。
若於一劫中 常懷不善心
作色而罵佛 獲無量重罪
其有讀誦持 是法華經者
須臾加惡言 其罪復過彼
這一段是說明逆之得罪。就是有一個人在一劫這麼長的時間,懷有不善心,用瞋心、慢心等等,而且現出惡相、不恭敬的相狀,來罵詈、毀謗佛陀,那當然這個人獲罪無量。佛陀是最殊勝的福田,這個田裡面,你栽培少數的種子,就長出太多的水果。如果對比來說,假設有人受持、讀誦《法華經》,你去用惡口毀謗他,那這樣子,“其罪復過彼”。因為你斷送他未來成佛的種子,斷佛種。嚴格來說,你會讓未來少一尊應身佛出現,斷佛種。第二個,這尊佛如果出現了,他會演說很多的法,所以你毀謗《法華經》斷佛種,對未來就等於斷法種,因為所有的法都是要有佛陀出世。沒有佛法的滋潤,很多人就不能成就聖道,你也斷僧種。所以你毀謗《法華經》,斷三寶種,就是這個原因。
就是所有的凡夫一開始成佛,都是要會權入實。這是唯一的一個關鍵的坎,要邁過去。結果他要邁過去的時候,你這麼一毀謗,他退轉了,世間上就少一尊佛了。那麼他未來本來是可以成佛的,結果你這麼一弄,他沒有成佛,他未來的法寶、僧寶,都在這一瞬間完全破壞了,所以“其罪復過彼”。
我們看順之得福。
有人求佛道 而於一劫中
合掌在我前 以無數偈贊
由是贊佛故 得無量功德
嘆美持經者 其福復過彼
於八十億劫 以最妙色聲
及與香味觸 供養持經者
如是供養已 若得須臾聞
則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